《第1课 让绿色永驻3 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安徽大学版.docx
《第1课让绿色永驻3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安徽大学版
一、设计意图
本节课《让绿色永驻3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设计意图旨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四年级学生深入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爱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热情。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实地考察、讨论交流和动手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环保的紧迫性和可行性,从而提高他们的环保素养,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中。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接触过简单的环保知识,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等基本概念,对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四年级的学生对自然环境充满好奇,愿意通过实践活动来探索和学习。他们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喜欢通过小组讨论、动手操作来获取知识。学生们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喜欢视觉学习,有的偏好听觉学习,还有的更倾向于动手实践。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理解环保的深层次意义时可能会遇到困难,比如如何将环保行动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如何解决环保问题与个人利益的冲突等。此外,实际操作中可能由于资源限制或方法不当导致实践效果不佳,这可能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信心。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环保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或社区的环境保护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环保的重要性。
3.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环保场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环保行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演示:使用PPT或视频资料展示环保知识,增强视觉冲击力,提高学生的关注度。
2.教学软件:利用互动式教学软件,让学生通过游戏和任务驱动学习,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3.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让学生查阅相关环保信息,拓展知识面,培养信息素养。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组织学生观看一段关于环境问题的短片,让学生初步感受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认为这些问题严重吗?为什么?
2.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环保的初步认识和感受,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师:你们知道我们能为环保做些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让绿色永驻3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课文主旨内容探究
1.阅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一起阅读《让绿色永驻3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篇文章,注意理解文章的主旨。
2.分段讨论
-师:文章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讲述了什么内容?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然后选代表进行分享。
a.第一部分: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危害
-师:请同学们谈谈你们对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危害的理解。
b.第二部分:环保行动的意义和方法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为什么我们要进行环保行动?有哪些具体的环保方法?
c.第三部分:人人有责,共同参与
-师: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你们认为为什么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如何做到共同参与?
3.深入探讨环保行动的实践方法
-师:请同学们根据文章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讨论一下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行动。
a.节约用水用电
-师: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用电。
b.垃圾分类
-师:请同学们分享垃圾分类的方法和重要性。
c.绿色出行
-师:请同学们谈谈绿色出行的方式和好处。
4.小组活动:设计环保宣传标语
-师:请同学们分成小组,每组设计一个环保宣传标语,要求简洁明了,具有创意和感染力。
a.分组讨论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确定宣传标语的主题和内容。
b.展示和评价
-师:请每组代表展示本组的宣传标语,其他同学进行评价,给出建议。
课文侧重点突出
1.总结环保行动的重要性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环保行动的重要性,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2.强调环保行动的可行性
-师:虽然环保任务艰巨,但只要我们从点滴做起,每个人都能为环保做出贡献。
3.提倡环保行动的持续性
-师:环保不是一时之举,而是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行动。我们要将环保行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让绿色永驻我们的生活。
实际性教学内容
1.实地考察
-师:下周我们将组织一次校园环保实地考察活动,请同学们提前做好准备,观察我们校园中存在的环保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
2.环保行动计划
-师:请同学们根据今天的学习内容,制定一个环保行动计划,包括具体的环保行动、执行时间和预期效果。
3.环保知识竞赛
-师:为了检验大家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我们将举行一次环保知识竞赛,请同学们积极准备,争取获得好成绩。
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