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实验专题强基练24无机物制备实验新题速递含解析.docx

发布:2025-04-03约2.16万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27-

无机物制备试验(新题速递)

非选择题(共15题)

1.Na2FeO4是一种重要的高效消毒剂,主要应用于饮用水处理。

已知:①Cl2+2OH-=ClO-+Cl-+H2O是放热反应;

②NaClO遇热水生成NaClO3;

③Na2FeO4为紫色固体,微溶于NaOH溶液,不溶于乙醇;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O2,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NaClO装置如图所示:

仪器a中盛放的试剂为___(填名称),装置C置于冰水浴中,若温度过高,其离子方程式为___;若撤去B装置,则装置C中NaOH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溶液中n(NaCl):n(NaClO)为___(填字母)。本套试验装置的缺陷是___。

a.1:1b.>1:1c.<1:5d.1:5

(2)合成Na2FeO4:利用NaClO强碱性溶液与Fe(NO3)3溶液在0~5℃反应制备Na2FeO4,装置如图。试验中通过仪器a缓慢滴加的溶液是___,缘由是___,三颈烧瓶中。合成Na2FeO4的离子方程式是___,从三颈烧瓶中获得晶体的系列操作是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其中洗涤剂可以是___(填化学式)。

(3)探究Na2FeO4性质:取少量Na2FeO4溶液于试管中,加入H2O2、稀H2SO4,视察到溶液由紫红色渐渐变为黄色,并收集到无色气体,该无色气体为___(填化学式),若反应转移1mole-,则生成__L(标准状况下)无色气体。

2.硫氰化钾(KSCN)俗称玫瑰红酸钾,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学药品。主要用于合成树脂、杀虫杀菌剂、芥子油、硫脲类和药物等。试验室模拟工业以NH3和CS2为原料制备KSCN的试验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①NH3不溶于CS2,CS2密度比水大且难溶于水;

②三颈烧瓶内盛放CS2、水和催化剂,发生反应:CS2+3NH3NH4SCN+NH4HS,该反应比较缓慢,且NH4SCN在高于170℃易分解。

(1)A装置中固体混合物是___________;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

(2)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三颈烧瓶内的导气管插人下层CS2液体中,缘由是___________。

(3)待试验中视察到___________。现象时,熄灭A处酒精灯,待D中无气泡产生时关闭K1。保持三颈烧瓶内液温105℃一段时间,使NH4HSA=NH3↑+H2S↑进行完全后,打开K2,接着保持液温105℃,滴入适量的KOH溶液,写诞生成KSCN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装置E的作用为汲取尾气,防止污染环境,写出汲取NH3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反应结束后将三颈烧瓶中的固体催化剂滤去,再___________。(填操作),得到硫氰化钾晶体。

(6)晶体中KSCN含量的测定:称取10.0g样品,配成1000mL溶液。量取20.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硝酸,再加人几滴a作指示剂,用0.1000mol·L-1AgNO3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AgNO3标准溶液18.00mL。(已知:滴定时发生的反应为SCN-+Ag+=AgSCN↓(白色))

①指示剂a为___________。

②晶体中KSCN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只要求写出计算结果)

3.某试验小组拟用碱性烂版液{主要成分为[Cu(NH3)4]Cl2和Cu(OH)2}为原料制取摩尔盐,并回收铜单质,设计流程如图:

已知:温度超过60℃时,FeSO4在溶液中易形成FeSO4·H2O白色晶体,且一旦产生则难以消逝。摩尔盐能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u(NH3)4]Cl2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试验中第一步所用硫酸浓度为4mol/L,不能太小,缘由是_______。

(3)关于该试验过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所加铁粉应当先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浸泡除去表面的油污,然后用倾析法分别,倾析法操作如图所示:

B.溶液A.与铁粉反应,若温度高于60℃,会导致回收的铜不纯净

C.硫酸铵的用量,可以由溶解的铁粉的量确定,即溶解lmol铁粉,则所加硫酸铵也约为1mol

D.溶液B的pH限制在5~6之间,若pH过高,可用硫酸调整,以抑制Fe2+水解

(4)为从溶液C中得到较纯的摩尔盐,请选择下列合适的操作并排序:_______。

①用少量冰水洗涤②蒸发至较多晶体出现③溶液中加入无水乙醇④抽滤⑤冷却结晶⑥干燥

(5)如何检验摩尔盐已经洗涤干净:_______。

(6)为了测定产品中摩尔盐(M=392g/mol)的含量,某同学用分析天平称取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