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说课稿2 (新版)沪教版.docx

发布:2025-03-18约2.92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3.2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说课稿2(新版)沪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3.2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本节课主要围绕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原子结构等内容展开,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元素的基本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相连,符合教学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学习元素的概念和符号,增强学生的符号意识和科学思维。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元素在物质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元素的概念,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和意义;

②能够识别常见元素,并能正确书写其元素符号;

③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基本规律。

2.教学难点,

①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原子结构解释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②理解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特别是对于复杂元素符号的记忆和应用;

③在实际情境中,能够灵活运用元素知识解释和预测物质的性质。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元素周期表图片、元素符号图表、以及相关的科普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3.实验器材:准备用于演示原子结构模型的教具,确保其完整性和安全性。

4.教室布置:布置分组讨论区,准备实验操作台,并确保教室环境整洁,以便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和实验操作。

五、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5分钟)

1.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图片,如水、氧气、二氧化碳等,提问学生:“这些物质都是由什么组成的?”

2.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讲授新课(15分钟)

1.介绍元素的概念,通过展示元素周期表,引导学生认识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和意义。

2.讲解原子结构的基本知识,展示原子结构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原子与元素的关系。

3.讲解元素周期律的基本规律,通过实例说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其性质之间的关系。

巩固练习(10分钟)

1.出示练习题,包括元素符号的书写、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性质等方面的内容。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学生:“如何区分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2.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出区分方法。

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教师提问:“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有什么关系?”

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推选代表回答。

3.教师点评并总结。

创新教学环节(5分钟)

1.展示化学实验视频,如水的电解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2.提问学生:“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3.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课堂小结(5分钟)

1.教师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总结,教师点评。

解决问题及核心素养能力拓展要求(5分钟)

1.提问学生:“如何运用元素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学生讨论,教师点评并总结。

教学双边互动(全程)

1.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实现师生互动。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实现生生互动。

教学过程流程环节(45分钟)

1.导入环节:5分钟

2.讲授新课:15分钟

3.巩固练习:10分钟

4.课堂提问:5分钟

5.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6.创新教学环节:5分钟

7.课堂小结:5分钟

8.解决问题及核心素养能力拓展要求:5分钟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掌握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和意义。

学生能够识别和书写常见元素及其符号,如H、O、C、N、Na、Cl等。

学生能够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初步判断其性质,如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等。

2.能力提升: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运用元素知识解释和预测物质的性质,如酸碱性、氧化还原性等。

学生在实验演示和视频观察中,提高了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提升了合作学习和沟通表达的能力。

3.思维发展:

学生通过学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培养了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学生在解决问题和核心素养能力拓展环节,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在了解元素周期律的过程中,认识到物质世界的规律性和统一性,增强了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和求知欲。

学生在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中,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