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正数和负数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docx
1.1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章“正数和负数”。主要内容包括:
1.正数和负数的定义:理解正数和负数的含义,掌握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2.正数和负数的性质:学习正数和负数的运算规则,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3.相反数和绝对值:了解相反数的概念,掌握相反数的性质;学习绝对值的定义和性质。
4.数轴:introductiontothenumberline,understandingthepositionofpositiveandnegativenumbersonthenumberline,andsolvingproblemsrelatedtothenumberline.
5.应用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货币、温度、海拔等涉及正负数的应用题。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
1.逻辑推理:通过学习正数和负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相关问题进行推理和判断。
2.数据分析:通过引入数轴和应用题,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
3.数学建模:通过解决涉及正负数的应用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构建模型的能力,使其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进行求解。
4.数学思维:通过学习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和性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基本的数学运算,但对负数的概念和性质可能较为陌生。他们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实际问题涉及正负数,但对负数的理解和应用可能仍有限。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七年级的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各异,有的学生可能对抽象的数学概念较感兴趣,而有的学生可能更倾向于实际应用题。学生在学习能力上也有所差异,有的学生可能对逻辑推理和数学思维具有较强的能力,而有的学生可能在这方面需要更多的引导和练习。此外,学生的学习风格也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可能喜欢通过直观的图像和实物来学习,而有的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文字和符号来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和性质时,学生可能对负数的含义和表示方法感到困惑,难以理解负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此外,学生可能对正数和负数的运算规则感到复杂,特别是在解决涉及多个步骤的计算问题时可能会出现错误。另外,学生可能对数轴的概念和运用不够熟悉,难以准确地判断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和解决相关问题。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教材,以便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2.辅助材料:收集和整理与正数和负数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便在教学中进行直观展示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
3.实验器材:如果课程安排有实验环节,提前准备并检查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提前布置教室环境,如设置分组讨论区和实验操作台,以便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实验操作。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
-创设情境:通过展示天气预报中的温度变化图,让学生观察和思考温度正负数的表示方法。
-提出问题:为什么温度会有负数?负数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温度负数的表示方法,分享生活中遇到的负数例子。
2.讲授新课(15分钟)
-正数和负数的定义:讲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强调它们的表示方法和性质。
-相反数和绝对值:介绍相反数的概念,解释绝对值的定义和性质。
-数轴:介绍数轴的概念,讲解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上的表示和运算。
3.巩固练习(10分钟)
-练习题: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对正数和负数的理解和运算能力。
-讨论答案:分组讨论练习题的答案,互相解答疑问,共同巩固知识。
4.课堂提问(5分钟)
-提问学生: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正数和负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和讲解。
-学生提问:鼓励学生提问,解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5.创新拓展(5分钟)
-数轴游戏:设计一个数轴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正数和负数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展示:邀请学生展示他们在数轴游戏中的成果,分享他们的解题思路和经验。
6.总结环节(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正数和负数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