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图形的基本认识知识梳理(完整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图形的基本认识知识梳理
第一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区分:柱体、锥体和球体:
(1)、柱体分为圆柱和棱柱,如图所示:
(2)、椎体分为圆锥和棱锥,如图所示:
(3)、球体,如图所示:
柱体的特征:
(1)、上下两地面的形状和大小都一样;
(2)、侧面的各棱在空间中是平行的;
(3)、上、下两底面都是圆形,则为圆柱,上下两底面都是多边形,则为棱柱;底面多边形是几边形,柱体就是几棱柱。
椎体的特征:
(1):只有一个底面(棱锥的各棱在空间中是相交的);
(2)、底面是圆形,则为圆锥,底面是多边形,则为棱锥,底面多边形是几边形,柱体就是几棱锥。
多面体:围成多面体的各面是平的面。
欧拉公式:顶点数+面数—棱数=2。(爱好者95页:变式练习3)
第二节、由立体图形到视图:
清楚视图的分类:一般将视图分为主视图、俯视图、侧视图(以左视图为主)。
(1)、主视图:从物体正面得到的投影(从正面看,能看到的物体轮廓。)
(2)、俯视图:从物体上面得到的投影(从上面看,能看到的物体轮廓。)
(3)、侧视图:从物体侧面得到的投影(从侧面看,能看到的物体轮廓。)
(4)、三视图均为平面图形。
(5)、参考题目---理科爱好者:
97页:变式练习1,课堂精练1、2、3题,
98页双基过关1、5、6、7题,100页课堂精练2题。
2、三视图的一般位置排放:(以圆锥为例)
(1)、主视图在俯视图正上方,左视图正左方;
(2)、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
(3)、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
3、三视图的绘图规则:
(1)、高平齐:主视图和左视图必须在同一水平线上,高度要相等。
(2)、长对正:俯视图在主视图正下方,长短要一致。
(3)、宽相等:俯视图与俯视图的宽度要一致。
(4)、看不到的轮廓线要用虚线表示出来。
(5)、参考题目---理科爱好者:97页:例题1和变式练习。
4、三视图告诉我们的基本信息(以长方体为例):
(1)、主视图(正视图):长方体的长和高(长在上下,宽在左右)
(2)、侧视图(左视图):长方体的宽和高(宽在上下,高在左右)
(3)、俯视图:长方体的长和宽(长在前后,宽在左右)。
第三节、由视图到立体图形:
能根据三视图大致判断立体图形:
(1)、如果正视图和俯视图是三角形的,一般和锥体有关,再根据俯视图是圆形或N边形判断是圆锥还是N棱柱。
(2)、如果正视图和侧视图是长方形的,一般和柱体有关,再观察俯视图是圆形或N边形,可以判断是圆柱和棱柱。
(3)、如果三视图都是圆形,则为球体。
2、三视图告诉我们的基本信息:
(1)、圆柱:一般情况下,主视图和左视图反映的是圆柱的高和底面圆的直径;俯视图反映的是圆柱的底面圆的直径。
(2)、圆锥:一般情况下,主视图和左视图反映的是圆锥的高
和底面圆的直径;俯视图反映的是圆锥底面圆的直径。
(3)、三棱锥:一般情况下,主视图反映的是棱锥的高和底面三角形的边;侧视图反映的是棱锥的高和地面三角形的边所对应的高;俯视图反映的是地面三角形。
3、常见物体的体积公式:
(1)、圆柱:(S是底面圆的面积,h是圆柱的高);
(2)、圆锥:(S是底面圆的面积,h是圆锥的高);
(3)、长方体的体积公式:(a、b、c分别对应长方形的长、宽、高)。
(4)、三棱锥的体积公式:
()。
(5)、参考题目------理科爱好者:
99页:例题1,100页:变式练习1,101页探究拓展5题,103页:探究拓展8题。
4、小正方体的堆放问题:
(1)、主视图(正视图)反映的是立体图形的上下层数,列数(纵向),
(2)、俯视图反映立体图形的前后行数(横向),列数(纵向),
(3)、左视图反映立体图形前后各行的层数。
(4)、参考题目---理科爱好者:
98页第8、9题,99页第12、13题,100页变式练习2,101页能力提升4题。
第三节、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
清楚什么是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把一个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
常见图形的侧面展开图:
(1)、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
一般情况下,长为底面圆的周长,宽为圆柱的高。
(2)、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可以是半圆),扇形的弧长是底面圆的周长。
(3)、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由几个相等的长方形拼接而成,一般情况下,侧面展开图的宽是棱柱的高,长为底面多边形的周长。
3、熟记正方体的11种常见展开图,见理科爱好者102页----特别提醒。
3、能够根据平面展开图大致判断原立体图形。
4、能够根据平面展开图进行相应的表面积计算或体积计算。--理科爱好者103页8题
第四节、平面图形:
什么是多边形----平面内由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多边形最基本的图形是三角形。
多边形的划分:根据围成封闭图形的线段数量分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
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