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年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教案2 新人教版.pdf

发布:2024-08-07约3.22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年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

和7》教案2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1.认识6.7,能正确地书写6.7。

2.能用6.7表示生活中的各种物体。

3.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认真观察能力。

4.认识6和7的组成。

5.使学生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进行10以内加减计算。

6.初步感觉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7.学会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初步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8.训练学生根据挂图正确表述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区别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2.写数字,培养学生的数感。

3.掌握6.7的组成。

4.6.7的加减法正确迅速的计算。

5.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课前准备:

课件或挂图,小棒图,小黑板,水果图。

6和7的数数和认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在电脑上出示42页认识6和7的主题图,并让学生仔细观察。

1.图上有些什么?

2.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人、多少桌子、椅子。学生报得数。

3.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还可以怎样数?

4.你们是怎样数出椅子的数量的?

(先数已经放好的6把椅子,再数又搬来的1把。)

5.我们刚才都是按照1.2.3.4.5.6.7的顺序数数的。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5个以后再

数1个就是6个,接着6再数1个就是7,7比6多1,6比5多1。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6和7的基数意

义,初步感受6与7的关系。

二、互动新授

1.认识6和7

你们都观察的很仔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新朋友6和7,板书课题:6和7的认识

2.你能拿出表示6的小棒吗?你能用它们摆成你喜欢的图形吗?

(生拿学具,师出示点子图或其他磁性教具,生动手摆,师选有创意的表扬,展示)。

3.你知道7.6是怎么来的吗?你能拿出表示7的小棒吗?你能用它们摆成你喜欢的图形

吗?

4.你知道6是怎么来的吗?5的后面又该是数字几呢?师出示计数器,演示,5拨上1

是6。

5.6的后面再加1个,又是多少?计数器演示。

6.出示直尺图:你能从小到大数到7吗?从7开始从大到小数到1呢?口答下面几题?

看到直尺你还能想到什么?

7.比较大小:数一数,比一比:5和6比谁多谁少?6和7比呢?你还能看出谁比谁少?

8.完成配套练习,巩固6.7的基数和序数的含义。

9.教学6.7的写法

观察字形特点,6像什么?6是一笔写完的,从田字格的上半格起笔一直写到下面再画

个圆后完成,7像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计数器,直尺图以及点子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5和6,6和7

的关系,体会这3个数的顺序。同时通过直观图突破本节课6和7作为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三、巩固练习

完成书上配套的练习。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

1.过计数器,直尺图以及点子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5和6,6和7的关系,体会这

3个数的顺序。同时通过直观图突破本节课6和7作为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2.写数的教学体会到由扶到放的过程,加强起笔和收笔的指导。

附送:

2019年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练习九教学建议素材新

人教版

编写意图

(1)第2题,通过这道题的练习,不仅使

学生复习了数数、数的大小比较,还可以让学生

在数数的过程中观察方木块的摆放情况,培养学

生的空间观念。

(2)第3题是一道巩固数的基数意义和序

数意义的练习题。通过练习可引导学生对“6只”

和“第7只”作比较,以加深学生对基数意义和

序数意义的理解。

(3)第4题在巩固6、7组成的基础上引导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