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犯罪与精神障碍.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 犯罪与精神障碍 人们通常会认为,残忍、暴力和明显无目的的犯罪行为一般是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所为。 另一种观点聚焦于“次人类”观,也就是说这些人如果没有精神疾病,那他们就是比人类低等的动物,认为这些人是天生犯罪人的观点就与此种解释相关。 当人们将精神障碍与犯罪、尤其是暴力犯罪联系在一起时,媒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纵观整个文明史,将二者相提并论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多数国家及其法制体系都深受精神障碍相关问题的困扰,对其避之不及。 目前人们对精神患者的看法形成了两大阵营:一些人认为所有精神病患者都是危险的,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只有犯罪行为怪异的人才有精神病。 对精神疾病的界定 精神障碍 精神病 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 精神障碍的概念所指很宽泛,它包含了奇异、夸张、有害的和轻微异常的一系列行为。 根据DSM-Ⅳ,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被定义为一种发生于个体内部、临床上显著的行为或心理综合征,它伴有明显的痛苦症状(如疼痛),或同时有一处或多处重要功能受损,或者遭受死亡、疼痛、伤残和丧失自由等的危险性显著增加。而且,这种综合征不是可以预期并在文化上被认可的对特定事件的反应,如伴侣去世。总之,无论精神障碍最初的缘由是什么,它通常都被认为是个体在行为、心理或生物功能障碍上的种种表现。 精神病(mental illness) 精神病(mental illness):是一种由专家确诊的精神障碍,其主要特征是个体无法有效地应对生活环境。精神病可能会使个体缺乏决策能力,但缺失的程度因人而异。精神病表现在显著偏离常人举止的行为上,“疾病”这个词还促使我们去探究其病源、症状和治疗方法,使我们在诊断和治疗上都非常依赖于医学,也使我们可以原谅那些受疾病困扰者的所作所为。 而“精神障碍”一词并不意味着患者本身是有病的,应该得到同情,甚至可以为其行为少负责任,其内涵和外延比精神病更为宽泛。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是一种认知缺陷,可以通过智力测验来测量。这种障碍虽无法治愈,但许多患者有能力接受训练和帮助,从而独立生活。 DSM DSM从早期到后来的版本有3个重要变化: (1)关注焦点从精神障碍的原因向其行为指标转变; (2)对先前所称的神经症重新分类; (3)对精神病的子类作扩展。 第一个变化: 在1980年的新版本之后,如果某种障碍的原因得到了充分的实证研究或临床上的普遍认可,新版本中就会增加这种障碍的内容,否则就不予讨论。 新版本对精神障碍的每一分类都作了大量描述,对可观察的行为也作了认真的概括,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详细、更具体的诊断依据。 第二个变化: 由于对神经症的含义没有达成共识,委员会决定删除神经症这一类别,由三个主要的独立类别代替: (1)焦虑障碍,包括恐惧症、一般性焦虑障和强迫性障碍; (2)躯体化障碍,包括躯体化障碍和转换性障碍; (3)分裂性障碍,包括遗忘症、神游症、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多重人格障碍,即现在所指的分裂性认同障碍。 第三个变化: 在DSM-Ⅱ中精神病是主要的一章,包括精神分裂症、偏执状态和重症情感障碍(重度抑郁)。 在后来的版本中,精神病并未以独立的类别出现,而精神分裂症、偏执障碍、情感障碍(或称心境障碍)以及“未分类的精神障碍”都成为新版本中重要而且独立的类别。 与犯罪相关的精神障碍 目前,与犯罪最为相关的4类精神障碍是:精神分裂障碍、偏执障碍、心境障碍(重度抑郁)、被称为“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格障碍。 这四种障碍最可能与暴力、严重犯罪或反社会行为有关,也是刑事诉讼中作无责任能力精神病辩护的最常用理由。 需要注意的是:(1)患有这些障碍的人并非一定有“犯罪倾向”;(2)即使被诊断患有某种障碍,病人仍有可能要对其犯下的罪行负有刑事责任。 精神分裂障碍 精神分裂症的普遍特征是:患者的思维、情绪和知觉严重受损,并导致严重的社会退缩,从言语中就可以反映出他们的思维和认知功能紊乱,与现实不符。 精神分裂障碍 DSM-Ⅳ概括了精神分裂症的5种典型症状: (1)妄想;(2)幻觉;(3)言语紊乱; (4)明显的行为错乱;(5)不适当的情感。 在对病人做出诊断之前,必须考虑他是否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上述典型症状;而且,要考察个体的社会交往、自理能力或职业生活状况是否出现明显低于病发前水平的征兆;另外症状必须持续6个月以上。 精神分裂障碍 DSM-Ⅳ还确定了精神分裂症的5个子类:(1)混乱型精神分裂症(2)紧张型精神分裂症(3)偏执型精神分裂症(4)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5)残留型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最容易被人们与“疯狂行为”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精神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