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3.错了就要改第1课时素养教案.doc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统编版)
3.错了就要改第一课时素养教案
◆学习清单
任务内容
任务预期
学前
回忆生活中做错事情的经历,完成《成长反思卡》课前调查表。
仔细辨别搜集、整理,并学会小组合作完成课前记录表。
学中
1.展示《成长反思卡》,小组汇报交流。
2.小组讨论后继续完成《成长反思卡》。
1.通过记录、展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
2.知道知错就改的意义,学会改正错误的方法。
学后
做错事后用自己的方式向对方说声“对不起”,也可以将感受记录在你的《成长反思卡》上。
让学生在分享中再次体会知错就改带来的积极意义。
◆教学目标
1.通过做游戏、看图片等活动,认识到生活中有些时候会犯错,树立做错了事要勇于承认的意识。
2.学会改正错误的方法,初步养成知错就改的习惯。
3.通过结合自身经验,感受有错就改带来的积极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
树立做错了事要勇于承认的意识,学会改正错误的方法,初步养成知错就改的习惯。
难点
通过结合自身经验,感受有错就改带来的积极意义。
教学设计
周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准备带有礼貌用语的头饰。
2.准备课前学习任务单。
3.PPT课件。
学生准备
课前完成《成长反思卡》。
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想和大家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下。
(教师播放学生做游戏的视频,学生仔细观察。)
游戏内容:学生头戴头饰,一起说:“拍拍手,找朋友,‘你好的朋友在哪里?‘你好的朋友在这里,对对对,‘你好’的朋友是‘你好’!”
师:大家想玩吗?
预设:想!
师:请同学们把你们的头饰从抽屉拿出来吧,可以读一读、认一认上面的礼貌用语。
同学们认读头饰上面的礼貌用语。
师:准备好了我们就开始做游戏啦!
分别请头饰上写着“你好”“谢谢”的同学上台找朋友。
师:小朋友们,“谢谢”的朋友是谁呢?
预设1:不用谢。
预设2:不客气。
师: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玩。你们看,我是“对不起”,我的朋友在哪里?
预设:你的朋友是“没关系”!
师:生活中你们遇到过这一对好朋友吗?
预设1:有一次我撞到别人了,我对他说“对不起”,他跟我说“没关系”。
预设2:下课的时候有同学弄坏了我的尺子,可是他没有跟我说“对不起”。
师:当时你的心情怎么样呢?
预设:我有些不高兴。
师:有时候明明知道自己做错了,却不好意思说出“对不起”这三个字,这样同学之间就有了误会,产生了矛盾。这节课,我们就来走进第3课《错了就要改》,学会说声“对不起”。
(板书:错了就要改)
[设计意图]以做游戏的形式引出教学的主题,符合-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知道影响了别人或做错了事应该道歉,为学生学会说“对不起”作铺垫。
周精彩课堂
活动一:学会说声“对不起”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李白吗?
预设:知道,他是一位大诗人。
师:是的,李白是我国唐朝著名的诗人,他的诗家喻户晓。可是你们知道吗,他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呢!接下来我们听一个李白小时候的故事吧!
教师播放视频,学生观看视频。
师:看完视频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犯一些小错误,其实犯错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找到犯错的原因并能主动认错,那么,事情往往就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师:我们再来看--组图片吧!请同学们来评一评,他们谁对谁错?
图一:小红不小心把小明的文具盒碰到了地上,但是小红并没有道歉。小明很生气地把小红的书扔在地上踩了一脚。
图二:小刚踢足球时不小心把王叔叔家的花盆打碎了,小刚连忙跑去给王叔叔道歉,得到了王叔叔的谅解。
同桌相互讨论,评一评谁对谁错。
预设:第二幅图里的小刚做得对。
师:你们觉得小刚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预设;小刚是一个勇敢的孩子。
师:为什么说他勇敢呢?
预设:因为虽然他打碎了花盆,但是他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师:小刚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结果怎么样呢?
预设:得到了对方的谅解。
师:你们觉得得到对方的谅解后,小刚的心情怎么样?
预设:心情会很轻松,也很开心。
师:你们看,承认错误没什么大不了,反而会让自己的心情很轻松。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第一幅图片,图片中的小红和小明的做法对吗?
预设1:小红做错了却没有跟小明道歉,她做得不对。
预设2:小明的做法也不对,他不应该用脚踩小红的书。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样一来,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预设:他们可能会争吵,结果可能会很糟糕。
师:你们说得都很好,同学之间难免会有摩擦,如果可以主动说声“对不起”,结果往往会大不相同。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材第10页的两幅图片,说一说图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阿姨最后会说什么呢?四人为一小组进行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10页的图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思考讨论。)
预设1:图片中的同学在图书馆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