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五章 材料中的扩散基本理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金属及合金的扩散 5.1 扩散概述 5.2 扩散的基本规律 5.3 扩散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5.4 扩散的微观机制 5.5 影响扩散的因素 5.1 扩 散 概 述 扩散是物理冶金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在合金的均 匀化、扩散型相变、高温下金属形变与再结晶中 都有大量应用。 扩散是固体物质传输的唯一方式 在金属及合金中,原子依靠热振动进行无规则运 动,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迁移过程,是物 质传输的一种方式,是物质中原子(分子)的迁 移现象。 5.2 扩散的基本规律 扩散第一定律(菲克(A.Fick)第一定律 描 述 金属中单个原子的运动时毫无规则的,若从大量原子统计来看,可能存在定向的原子扩散流。 高温加热存在溶质浓度梯度的单相合金棒,溶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为: 应用条件 菲克1855年指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扩散方向的某一单位面积截面物质流量(扩散通量J)与此时的浓度梯度成正比,条件是在稳态时,即一定区域内浓度梯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即: 时 证 明 已知条件 金属棒x轴方向上有浓度梯度 ,垂直浓度梯度有一系列原子面,邻近原子面浓度梯度很小,迁移是经过一系列任意地由一个位置至另一个位置的跳跃而实现的。 一定成分下,每单个原子所做的跳跃的平均频率 f 是恒量,跳跃长度为b,一系列原子面具有单位面积,平面内Ⅰ有 n1 个,原子扩散原子浓度为C1,平面Ⅱ内有n2个原子,扩散原子浓度为C2。 则 n1= C1b, n2= C2b 在短时间内δt,跳离平面Ⅰ的原子数为 n1fδt,而平面Ⅰ跳至平面Ⅱ的原子数为1/2 n1fδt,同样平面Ⅱ跳至平面Ⅰ的原子数为1/2 n2fδt。 推 导 单位时间的扩散通量为 而 则: 其中 应用举例 Ⅰ 厚度为d的薄板,两侧表面的坐标分别为x=0,x=d,浓度分别为C1,C2。 Ⅱ 壁厚为d的管的扩散 内壁半径为r1,外壁半径为r2。管长为L。 扩散物质从管内向管外扩散,稳定后,内壁浓度为C1, 外壁浓度为C2,显然扩散是轴对称,浓度仅和r有关。 由扩散第一定律,有: 2. 扩散第二定律 描 述 绝大多数扩散过程是非稳态扩散,在第一章图中,棒中各处浓度梯度随扩散时间不断发生变化,因此,这种情况下第一定律就不能应用了。 第二定律就是针对浓度梯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的。 推导过程 体积积存物质通量=流入的物质量-流出的物质量 应 用 两端成分不受扩散影响的扩散偶——误差函数解 设有两根很长,且截面相同的固溶体合金棒对焊连接,形成扩散偶。其中,A棒的溶质浓度为C2,B棒的为C1,各棒成分均匀。令垂直于扩散方向X轴的对焊分界面为坐标原点(X=0)。如图: 根据以上情况,有初始条件为:t=0,x0,则C=C2 x0,则C=C1 边界条件: t≥0,x=-∞,则C=C2 x=+∞,则C=C1 一端成分不受扩散影响的扩散偶——误差函数解 钢铁材料的渗碳属于第二方程的应用实例,通常称为半无限长的扩散问题。根据该扩散过程的条件,可以求出扩散方程解,从而确定碳浓度的分布及其与渗层深度、时间的关系。 设一根纯铁棒,其一端在加热保温过程中进行渗碳——碳原子沿试棒X轴向另一端单向扩散。由于试棒足够长以致其另端不受扩散影响。当加热温度一定时,(处于单相奥氏体状态),纯铁棒端面(x=0)的碳浓度达到恒定值Cs(相应温度下的奥氏体溶解度),并沿X轴产生一定的浓度梯度。 附:在 中,当x=0,β=0,erf( β)=0,即在扩散过程中界面(x=0)上的浓度恒定不变,与时间无关,。其恒定值为 (扩散偶的平均值)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