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第五章教育的基本理论.ppt
第五章
教学的根本理论;第五章教学的根本原理;第一节教学概念与教学本质;一、教学的定义;4.李秉德:“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
5.布鲁纳():“教学是通过引导学习者对问题或知识体系循序渐进的学习来提高学习者正在学习中的理解、转换和迁移的能力。”
6.斯卡特金:“教学是一种传授社会经验的手段。”
;〔二〕本书关于教学的定义:
教学即教师教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和促进学生身心开展的教育活动。
1.教学是教师教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
即教学具有双边性:教师教和学生学相统一的活动。
2.教学是促进学生开展的活动
即教学的核心价值追求:促进学生全面开展。
赞科夫提出“开展性教学”。
3.教学是教育的根本形式
赫尔巴特: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二、教学的根本要素及其关系;二、教学的根本??素及其关系;二、教学的根本要素及其关系;三、教学本质及其论争;〔二〕教学本质上是一种特殊认识活动
1.教学认识的特殊性
教学认识的特殊性集中表现在:
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教育的认识。作为教育,它是认识性的教育;作为认识,它是教育性的认识。掌握知识是直接目的,获得开展是最终目的。;2.教学认识的主要特征:
(1)教学认识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活动
(2)有领导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要成认学生的主体地位。
——领导过程不是径直的。
——领导的形式是变化多样的,有明示和暗示。;(3)间接性
——认识的对象〔内容〕和认识的方式主要是间接的,即主要认识间接经验和以间接的方式去经验。
——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关系。
——为什么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间接的?
——间接性的优越性和缺乏。
——真正的社会实践也是需要的。
;(4)有开展性
学生的认识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开展,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思想教育、能力开展和掌握知识的关系。
赞科夫提出掌握知识与能力开展之间存在着“剪刀差”。;第二节现代教学及其特征;一、古代教学及其特征;〔三〕面向少数学生,教学具有等级性
学校主要???社会上层阶级子女开设。如宫廷学校、官学等。
〔四〕以个别教学为主,教学质量和效益较低
古代教师的教学主要基于个人经验,随意性较大,质量和效益不高。;二、现代教学的产生和开展;〔二〕现代教学的分化和多样化
1.兴起“新教育”运动与“进步教育”运动
“新教育”运动与“进步教育”运动,开辟了现代教学的新天地。实践、活动、操作进入了教学领域;教学和社会,教学和生活的联系加强了。学生的现时生活受到重视;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兴趣得到了弘扬和开展。师生关系融洽了,教学灵活性、适应性增强了,形式更加活泼了。;2.分化为两种根本的教学模式
“新教育”运动与“进步教育”运动创立了现代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活动教学模式,其特点是三个中心:经验中心,即不是从书本上学习,而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知识和技能;活动中心,即不是在课堂上学习各门学科,而是安排各种活动,从实际活动中综合地学习;儿童中心,即不是儿童跟教师学,而是儿童发挥主动精神,依据兴趣去组织教学。
这样,现代教学就分化出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班级教学模式和活动教学模式。;3.现代教学进入多元开展的时代
主要有两种根本倾向
〔1〕美国和英国倾向:重视直接经验和学生个性,相对无视教学的统一要求和质量标准。
〔2〕日本和苏联倾向:强调教学的统一要求和质量标准,相对无视学生的个性和教学自由。;〔三〕我国现代教学的开展
1.现代教学兴起的标志
1902年、1903年清朝公布《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
;2.我国教学体系的开展过程
20世纪初,学习借鉴赫尔巴特的教学体系;五四时期,杜威的教学体系倍受推崇;20世纪30、40年代,中小学以班级授课为主,活动课程为辅;新中国成立后,学习苏联凯洛夫的教学体系;60、70年代,受“左”的思想影响,大搞开门办学和生产劳动,破坏正常教学秩序。80年代来,迎来了教学改革的大浪潮。;三、现代教学的根本特征;〔二〕现代教学是促进人的全面开展的教学
1.现代教学的目的是促进个人的全面开展
2.个人全面开展在教学中的几种关系
—知识和能力的关系。
—现时生活和未来生活的关系。
—科学和人文的关系。
;〔三〕现代教学具有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
现代教学开展历程中,教学模式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日益丰富多样。
二战后,各种新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取代了传统的二元对立的教学模式。
现行的教学实践,已不是??家一派的天下,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是贯穿现代教学开展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