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信号分析与处理备课教案第六章1.doc

发布:2017-01-20约3.62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Z变换及其应用 6.1. 概述 很久以前,人们就已经认识了Z变换方法的原理,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十八世纪。早在1730年,英国数学家棣美弗(DeMoivre 1667~1754)将生成函数的概念应用于概率理论的研究,实质上这种生成函数的形式与Z变换相同。从十九世纪的拉普拉斯(P.S.Laplace)至二十世纪的沙尔(H.L.Seal)等人,在这方面继续作出贡献。然而,在这样一个较为局限的数学领域,Z变换的概念没能得到充分的应用与发展。20世纪六十年代,随着抽样数据控制系统和数字计算机的研究和发展,为Z变换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从此,在离散信号与系统的理论研究之中,Z变换成为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例如,在连续系统中,为了避开解微分方程的困难,可以通过拉氏变换把微分方程转换为代数方程。出于同样的动机,也可以通过一种Z变换这一数学工具,把差分方程转换为简单的代数方程。 当前,Z变换是在变换域里研究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重要工具,其在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分析中的作用,和拉氏变换在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分析中的作用是相似的。 6.2. Z变换 一、Z变换的定义 如果有一个离散时间序列,则定义: 对的双边Z变换 对的单边Z变换 注意:Z为复数 今后,在不至于混淆的情况下,统称它们为对的Z变换。简记为, 或 可见:对序列的Z变换,其实质上是以序列为加权系数的Z的幂级数之和。可见对于双边Z变换,变换表达式即包含有Z的正幂项,也包含有Z的负幂项;对于单边Z变换,只包含负幂项。 显然,因果序列的双边Z变换与单边Z变换的结果是相同的。 二、从拉氏变换引出Z变换 若对一个因果连续信号进行均匀冲激抽样,可得到抽样信号(已离散化)为 式中,为抽样周期。上式两边取单边拉氏变换可得: 取和,即,上式可化为 即, 可见对于连续信号,其均匀采样信号的拉氏变换与对应的离散序列的Z变换,通过或可以相互进行转换。 三、3个基本序列的Z变换 1、单位样值信号 因为, 2、单位阶跃序列 因为 即这是一个等比级数,公比, 当时, 3、单边指数序列 因为, 其中, 四、Z变换的收敛域 既然Z变换定义为一个无穷幂级数之和,显然只有当幂级数收敛才有意义,即要求 时,的Z变换才存在。 上式称为绝对收敛条件,它是序列的Z变换存在的充要条件。 Z变换收敛域的定义: 对于序列,使中级数收敛的所有Z值的集合,称为Z变换的收敛域。 例如,对于两个不同的时间序列 , 则有 若,则 即收敛域为: 同理 这里,令,则 原式 当时,该式 所以,原式,(收敛域为) 可见,两个不同的时间序列由于其收敛域不同,但却对应着相同的Z变换,因此为了唯一确定的Z变换所对应的序列,不仅要给出序列的Z变换式,而且必须同时说明它的收敛域。 下面着重介绍不同类型序列的收敛域问题 1、有限长序列Z变换的收敛域 式中、均为整数,且 ① 此时只包含有限个Z的负幂项,收敛域为 ② 此时只包含有限个Z的正幂项,收敛域为 ③ 此时包含Z的正负幂项,收敛域为 2、右边序列Z变换的收敛域 收敛域为(为正数) 3、左边序列Z变换的收敛域 收敛域为(为正数) 4、双边序列Z变换的收敛域 双边序列可以看成是一个左边序列和一个右边序列之和,即: 收敛域:若,则为 若,则收敛域不存在 小结: 序列的收敛域一般是下列的几种情况: ①对于有限长序列,其Z变换收敛域一般遍布整个平面,仅去除0或∞个别点; ②对于因果序列(右边序列),其Z变换收敛域为某个圆外区域; ③对反因果序列(左边序列),其变换收敛域为某个圆内区域; ④对于双边序列,其Z变换收敛域为环状区域。 各种典型序列的Z变换收敛域如下图所示。 例1、求的Z变换 解:的双边z变换为 收敛域为: 的单边z变换为 收敛域为: 例2、求因果序列(右边序列) 的z变换,并画出收敛域. 解:此即为前述的单边指数序列,其z变换为: 收敛域为:,如下图所示。 例3、求反因果序列(左边序列) 的z变换,并画出收敛域。 解: (令) 条件是:,即收敛域为 例4、求序列的单边和双边Z变换,并确定和画出其收敛域(其中ba,b0,a0)。 解:序列为一个双边序列,其由一个因果/右边序列和一个反因果左边序列组成。 对求单边Z变换,等于 对求双边Z变换,等于 因为第一、第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