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美美与共说课稿2 苏教版必修3.docx

发布:2025-03-21约2.8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美美与共说课稿2苏教版必修3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美美与共说课稿2苏教版必修3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美美与共》一文,属于苏教版必修3第三专题。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学生可以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包容性,感受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共生。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内容与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学的文化、历史知识相联系,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包括:1)文化理解与传承:通过学习《美美与共》,使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多元性,增强文化自信;2)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欣赏文章中的艺术特色,培养审美情趣;3)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和修辞手法,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4)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模仿和创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

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文化的理解和审美能力有了更深入的需求。就本节课而言,学生层次如下:

1.知识基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文化、历史和文学的知识,对中华民族文化有一定的了解。然而,面对《美美与共》这样的文章,学生可能对其中涉及的多民族文化交融和包容性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

2.能力水平:学生在阅读理解、分析论证、语言表达等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但面对较为复杂的文本,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可能有所欠缺。此外,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3.素质状况:学生在个性、情感、价值观等方面逐渐形成,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待加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需要进一步培养。

4.行为习惯:学生在课堂上普遍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但对于深度阅读和批判性思考的重视程度不足。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参与度不高的情况。

5.对课程学习的影响: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培养其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如电脑、投影仪、音响)、互动白板、教材《苏教版必修3》。

2.课程平台:学校内部教学平台,用于发布教学资源和学生作业。

3.信息化资源:网络资源(如图书馆数据库、学术网站),用于辅助教学和拓展学生知识面。

4.教学手段:视频资料(如关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纪录片)、图片素材(展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PPT演示文稿(辅助教学内容的展示和讲解)。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关于中华民族文化融合的短片,引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兴趣和思考。

-提问:“同学们,你们如何看待我国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这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美美与共》的学习。

2.讲授新知(20分钟)

-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分析文章结构,讲解文章的论证思路和修辞手法。

-强调文章中体现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包容性和多元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这种文化精神。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不同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与共生。

3.巩固练习(10分钟)

-设计小组讨论题目:“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包容性?”

-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教师总结讨论要点,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的重要性。

4.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中华民族文化的包容性和多元性。

-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关注不同文化,学会尊重和包容。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包容性”的短文。

5.作业布置(5分钟)

-要求学生课后阅读《苏教版必修3》中相关章节,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完成课后思考题,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包容性。

-收集关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图片或视频资料,为下一节课的课堂展示做准备。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书籍,由费孝通先生所著,详细介绍了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格局。

-《中国各民族》教材,介绍了中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

-《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视频,由知名学者主讲,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多个方面。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