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微分方程(第四版)课件 王高雄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绪论.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常微分方程(第四版)王高雄 周之铭 朱思铭 王寿松 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讲人: 刘宣亮
课程 QQ 群:
2021常微分方程
群号:621783909
(注意:一定要按照“班别+姓名”
加群,否则不能入群.
如“应数张三”,“信计
李四”等)
;要求的内容:;第一章 绪论;常微分方程的求解问题:
对一阶常微分方程,Leibniz在1691年使用分离变量法,Bernoulli兄弟推进了分离变量法与变量代换法(1734-1735), Euler 在1734-1735年及Clairaut 在1739-1740年间分别提出积分因子法, 因此, 在1740年左右,一阶常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基本建立起来了.(第二章)
对高阶常微分方程,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Euler,1743), 变系数非齐次微分方程 (常数变易法, Lagrange, 1774-1775).(第四章,第五章)
;微分方程理论的基础: 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 (Cauchy, 19世纪初). (第三章)
1841, Liouville 证明Riccati 方程:
不存在初等解.
于是人们把重点放在研究解的性质上, 后来产生了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与稳定性理论(动力系统)(Poincaré, Liapunov, 19世纪末).(第六章)
20 世纪开始,拓扑动力系统,微分动力系统, 泛函微分方程,随机微分方程, 分支与混沌,控制论等.; 参考文献
丁同仁,李承治, 常微分方程教程(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 东北师范大学微分方程教研室, 常微分方程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 王柔怀,伍卓群, 常微分方程讲义, 人民教育
出版社, 1963.
4. 叶彦谦, 常微分方程讲义,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
5. 朱思铭,常微分方程学习辅导与习题解答,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已学过的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为本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特别要掌握好: 不定积分的计算方法 (包括基本积分公式, 换元积分法, 分部积分法等.)
行列式, 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不变子空间,Jordan 标准形.(第五、六章);常微分方程模型:
例1. 电子电路模型:
;解: 由Kirchhoff 第二定律: 在闭合回路中, 所有支路上的电压的代数和为零. ; 若无电容 C, 满足的方程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较小且无阻力时, 方程为;例3. 人口模型:
英国神父Malthus在1798年出版的著作中提出了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的理论.
Malthus假定:在任何时刻t,人口的增长率始终与该时刻的人口数N(t)成正比,记比例常数为
于是得所谓Malthus人口模型
这是一个简单的常微分方程,假定其初始条件为
;可求得其解为
上式表明: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
1838年,Verhulst 对 Malthus 模型的改进 (密度制约):
;称为Logistic 模型.;例4 传染病模型
Kermack和McKendrick的SIR模型 (1926):
针对某些传染病将该地区的人群分成以下三类:
易感者(susceptibles)类 : 其数量记为S(t) , 表示 t 时刻未染病但有可能被该类疾病传染的人数.
染病者(infectives)类 : 其数量记为I(t) ,表示 t 时刻已被感染成病人而且具有传染力的人数. ; 1. 假定此地区的总人口始终保持为一个常数,即
S(t)+I(t)+R(t)=N .
2. 假设 t 时刻单位时间内,一个病人能传染的易感者数目与此环境内易感者总数 S(t) 成正比,比例系数为 k, 从而在 t 时刻单位时间内被所有病人传染的人数为 kS(t)I(t).
3. t 时刻单位时间内从染病者类移出的人数与病人数量成正比,比例系数为 r, 从而单位时间内移出者的数量为 rI(t).
得到以下模型:;称为SIR模型.
;或;例5. 两种群间相互作用的模型
20世纪20年代,意大利生物学家U.D’Ancona ……捕鱼量减少……捕食鱼比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