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高一生物一轮复习专辑_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3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 知识精要 理由①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②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③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__________,一个来自__________,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④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后来摩尔根与其学生又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__________)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略) 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概念: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类型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如红绿色盲 ) 基因位置:隐性致病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患者基因型XbXb(患病的女性)XbY(患病的男性) 遗传特点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②__________遗传现象③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其他实例:血友病、果蝇的白眼、女娄菜的狭披针形叶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抗VD佝偻病)基因位置:显性的致病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患者基因型XAXA、XAXa(患病的女性)XAY(患病的男性)遗传特点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②具有世代连续性③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其他实例:钟摆型眼球震颤 伴Y染色体遗传(补充)患者基因型:XYM(致病基因在Y染色体上,在X染色体上无等位基因,所以也无显隐性之分)遗传特点:患者为男性且“父→子→孙”实例:外耳道多毛症应用人类遗传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优良品种的选育 考点诠解 (2)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一个,同样,成对的染色体也只有一条。(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2.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解释:(1)雌果蝇是由XX这对同型性染色体决定的。雄果蝇是由XY这对异型性染色体决定的。(2)控制白眼的基因“w”、控制红眼的基因“W”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下述图解与实验结果相符。 后来通过测交证实了解释的正确性,从而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实验还表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特别提醒:(1)雌雄异体的生物中,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如果蝇的X、Y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称为常染色体,如果蝇的Ⅱ、Ⅲ、Ⅳ染色体(见必修2教材P29图2-9)。(2)在遗传分析图解的书写过程中,常染色体上基因不需标明其位于常染色体上,性染色体上基因需将性染色体及其上基因一同写出,如XWY。(3)实验结论: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而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典例1】(2009·苏州)能证明基因与染色体之间存在平行关系的实验是( )A.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B.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C.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D.细胞全能性的实验 特别提醒: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的是萨顿,但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是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他通过果蝇的杂交实验,把一个特定的基因和一条特定的染色体联系起来,从而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变式训练1-1 (2009·山东潍坊模拟)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最好是( )A.突变型(♀)×突变型(♂)B.突变型(♀)×野生型(♂)C.野生型(♀)×野生型(♂)D.野生型(♀)×突变型(♂) 解析:此题关键方法是逆推法。首先确定显隐性关系:由于该突变雌鼠是因为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突变导致的,所以野生型为隐性,突变型为显性。假设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找雌性患者,伴X染色体隐性为野生型;如果突变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后代无论雌雄都会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所以应找一个突变型雄性和野生型雌性杂交看其后代的表现型。 方法技巧:假设——演绎是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常用的方法。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先提出假设,然后再通过遗传图解来验证假设,如果结果与预期相符,说明假设正确,反之,则说明假设是错误的。 二、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1.性别决定(1)人类染色体分组根据染色体大小、着丝点位置、有无随体,人类染色体分成A、B、C、D、E、F、G和一对特殊的染色体,共八组。 (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