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物一轮复习基因在染色体上及伴性遗传.ppt

发布:2016-06-14约4.1千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⑵伴X遗传显性遗传病 患者 XDXD 患者 XDXd 正常 XdXd 男性 患者 XDY 正常 XdY 女性 ①正常个体和患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②遗传特点 a、 患者多于 患者。 b、 代遗传 女性 男性 代 c、患病男性的母亲及女儿一定患病,正常女性的父亲及儿子一定正常 抗维生素D佝偻病 ③病例: 抗维生素D佝偻病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上的显性致病基因D控制的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由于对钙、磷吸收不良而导致骨发育障碍。患者常表现X型(或O型)腿、骨骼发育畸形、生长缓慢等症状。 ⑶伴Y遗传 ①遗传特点: a、男病女不病 b、父→子→孙 ②病例: 外耳道多毛症 外耳道多毛症 遗传方式 遗传特征 典型实例 常—显 男女患病概率相同;代代遗传 多指,并指软骨不全等 常—隐 男女患病概率相同;隔代遗传 白化病、先天性聋哑等 伴X—显 女患多于男患;代代遗传;男患者的女儿和母亲一定患病。 抗维生素D佝偻病 伴X—隐 男患多于女患;交叉、隔代遗传;女患者的儿子和父亲一定患病。 红绿色盲、血友病 伴Y 患者都是男性;有父传子、子传孙的传递规律。 外耳道多毛症 小结: 三、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 (先考虑为伴X遗传,后判断常染色体遗传) 1.步骤: 首先:确认或排除伴Y遗传。 其次:判断致病基因是显性还是隐性。 最后:确定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X 染色体上。 2.遗传病的概率计算 序号 类型 计算公式 1 患甲病的概率m 则非甲=1-m 2 患乙病的概率n 则非乙=1-n 3 只患甲病的概率 m(1-n) 4 只患乙病的概率 n(1-m) 5 同患两种病的概率 mn 6 只患一种病的概率 m(1-n)+n(1-m) 7 不患病的概率 (1-m)(1-n) 8 患病的概率 1- (1-m)(1-n) 【例题1】 (改编题)下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若Ⅱ7为纯合子,请分析此图,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甲: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Aa Aa aa aa 1/3AA 2/3Aa aa aa aa aa Aa 乙: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b Bb bb Bb Bb Bb 1/3BB 2/3Bb 1/3BB 2/3Bb BB 2/3BB 1/3Bb A.甲病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B.乙病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C.Ⅱ5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或aaBb, Ⅲ10是纯合子的概率是1/3 D.Ⅲ10与Ⅲ9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 概率是5/12 Ⅲ10为aaBB(2/3)或aaBb(1/3),而Ⅲ9为aabb,因此他们所生子女正常的概率是2/3×1+1/3×1/2=5/6,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为5/12。 C C 第15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 考点一基因在染色体上 【基础梳理】基因在染色体上 1.美国遗传学家萨顿采用类比推理法,得出基因与染色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2.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 (1)数量平行: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都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成单存在。 (2)存在状态平行: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都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3)来源平行: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和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 (4)行为平行:非等位基因和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都自由组合的。 3.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并发明了测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方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1903年 在研究蝗虫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实验背景下 根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 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 萨顿假说 基因在染色体上 项目 孟德尔遗传定律(基因) 减数分裂(染色体) 特? 点 发生于形成配子过程中,体细胞中成对存在,杂交时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发生于形成配子过程中,体细胞中成对存在,配子形成和受精时相对稳定 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成单存在 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成单存在 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进入配子中 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进入配子中 体细胞中,成对的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体细胞中,成对的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 因为类比推理具有非必然性,萨顿的假说遭到同时代的遗传学家摩尔根(T.H.Morgan)的强烈质疑。 摩尔根的这种大胆质疑,科学务实的研究精神是值得我们努力学习的。 我不相信猛德尔,更难以相信萨顿那家伙毫无事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