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学弈 1教案 北师大版-1.doc

发布:2019-12-07约2.63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学弈 1教案 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能读通课文,理解课文意思。背诵课文。   2.能了解古今语言的区别,能根据课后的注释理解课文。   3.能从课文中领悟到做事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并尝试在课外读一些文言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下水背诵全文,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教师课前能正确,抑扬顿挫地背诵全文,学生除了有对老师的敬佩之情外,还会激起学生向老师学习或的超过老师的想法。) 2.谈话: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过了一些文言文。大家说说学过哪些?它与现代文有何区别?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学弈》。 4.板书课题:学弈。 5.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左边“小资料”,释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指名读文、检查预习情况。 2.强调读准这些字的读音: 为(wèi) 鸿鹄(hóng hú) 缴(zhuó) 弗(fú) 3.再读课文,正确断句,流利朗读。 强调:古代语言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多读几遍便能更加通顺。 4.指导朗读节奏划分: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海/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唯/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日:非/然也。 三、再读课文,字词理解。 1.分组赛读,看哪组读得最流利,最有古文的韵味。 2.对照译文,朗读,理解,分小组讨论, 3.指名轮流上台当小老师,汇报对译文和原文的对应理解。如: (1)通国:全国。 (2)善弈:棋艺高超,最善于下棋。 (3)使:让。 (4)诲:教。 (5)其:其中、指两个学下棋的人。 (6)专心致志:与现在用法相同,指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7)唯:唯独,只。 (8)虽:虽然。 (9)至;到、来。文中指大雁飞过。 (10)思:考虑、想。 (11)援弓:拿着弓箭,把弓拉开。 (12)缴:系在箭上的丝绳。文中指系有丝绳的箭。 (13)射之:射大雁。之,代词,指大雁。 (14)俱:一起、一块。 (15)弗:不。 (16)为(wèi):因为,指原因。 (17)非:不是。 4.出示重点句子,尝试理解。 句1:其一人专心致志,唯弈秋之为听。 句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的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理解句意,讨论:两个学下棋的人都是由弈秋教他们,两个人的学习态度有何不同? 句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理解句意,提问:两人学习和结果怎样? 句4:为是其智弗若与? 理解句意,讨论:两人由一个老师教下棋、一起学习,结果却不一样,原因是什么? 四、渗透性学习。 让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文言句式,如:“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是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式,“是┉的人”。 五、朗读全文、揭示含义。 1.齐读全文 2.对照课文,理解全文意思。 3.讨论:联系实际,说说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明白什么道理? 提示:同学间的学习情况,小猫钓鱼的故事等。 告诉学生:本文所叙述的故事正应证了:“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的俗语。 4.师生共同总结故事说明的道理:这篇文言文通过弈秋教两个学下棋的故事,说明了不管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六、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学 弈 一人专心致志 弈秋诲 学习必须一心一意, 一人一心以为的鸿鹄将至 不可三心二意。 附送: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学弈 2教案 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能读通课文,理解课文意思。背诵课文。   2.能了解古今语言的区别,能根据课后的注释理解课文。   3.能从课文中领悟到做事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并尝试在课外读一些文言文。 一、导入新课   出示常见的文言警句(投影片):   三人行,必有我师。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些警句,再把你理解的意思讲一讲。   2.跟我们平时所用的书面语言比较一下,这些警句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总结出文言文的一般特点:有些字与现代的读音、意义不同;言简意赅,语意深远……)   3.这些警句就是用文言写成的。用文言写出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它是古代的书面语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诵读文言文,能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   今天我们学习的《学弈》这篇文言文,仅有5句话,70个字,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其中蕴含着警示世人的道理。 二、读通课文,理解每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