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生物创新方案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专题七 遗传的分子基础.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悟技巧 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注意明确以下几点: (1)熟练掌握DNA复制与转录的区别及各自过程所需条件。 (2)准确识图、判断图示过程。 (3)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和转录次数的不同。 * 2012届高考生物创新方案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专题七 遗传的分子基础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项目 体内转化实验 体外转化实验 实验者 格里菲思 艾弗里及其同事 培养 细菌 小鼠(体内) 培养基(体外) 实验 结果 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S型细菌的DNA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项目 体内转化实验 体外转化实验 实验结论 S型细菌体内 有“转化因子” 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联系 体内转化实验是基础,仅说明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体外转化实验进一步证明“转化因子”是DNA ①格里菲思转化实验仅证明“转化因子”的存在,但不 能确定“转化因子”的物质成分,没有证明DNA是遗 传物质。 ②艾弗里通过把各种物质提取出来,单独地、直接地观 察各自的作用,证明了DNA分子是“转化因子”。 2.艾弗里的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较 实验 比较项目 艾弗里实验 噬菌体侵染 细菌实验 实验思路 相同:把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各自的作用 处理方式 从S型菌中直接提取、分离各种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 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将DNA和蛋白质分开 1.DNA分子结构中相关碱基计算规律 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 生物 所含核酸 所含核苷酸 含氮碱基 遗传物质 病毒 DNA病毒 1种,为DNA 4种脱氧核苷酸 4种:A、T、C、G DNA RNA病毒 1种,为RNA 4种核糖核苷酸 4种:A、U、C、G RNA 1.基因、DNA、染色体、蛋白质及性状间的关系 2.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1)通过DNA复制体现了DNA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发生于 亲代产生子代的生殖过程或细胞增殖过程中。 (2)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共同体现了DNA表达遗传信息 的功能。 明考向 在高考中,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是高考单科命题热点,命题角度主要集中依托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考查证明遗传物质的实验思路和方法及实验探究能力。 做考题 [例1] (2011·广东高考)艾弗里和同事用 R 型和 S 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 ( ) 实验组号 接种菌型 加入S型菌物质 培养皿长菌情况 ① R 蛋白质 R 型 ② R 荚膜多糖 R 型 ③ R DNA R 型、S 型 ④ R DNA(经DNA酶处理) R 型 A.①不能证明 S 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②说明 S 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③和④说明 S 型菌的 DNA 是转化因子 D.①~④说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解析]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意在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由①、②、③组相比较可知DNA是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再通过④组可进一步证明DNA是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蛋白质、多糖以及DNA水解产物都不是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A错误、C正确;从表中不能得出B项的结论;表中信息不能说明DNA是S型细菌的主要遗传物质,D错误。 [答案] C 悟技巧 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明确以下几点: (1)明确表格中实验的自变量; (2)分析出不同实验组之间的对照,得到的实验结论; (3)综合分析实验得到的结论。 明考向 在高考中,DNA分子结构及其复制是高考高频考点和命题热点,命题角度主要集中在对DNA分子结构和复制过程中所需条件、碱基计算等基础知识上。 做考题 [例2] (2011·上海高考,有改动)某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下列表述错误的 是 ( ) A.该DNA分子的一个碱基改变,不一定会引起子代性状的改变 B.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 C.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3∶3∶7∶7 D.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少于4200种 [解析] DNA分子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有200×3/10=60个。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为:3×60=180个;DNA分子另一条链中A∶T∶G∶C=2∶1∶4∶3,故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比例为A∶T∶G∶C=3∶3∶7∶7;DNA双链间碱基互补配对,即DNA分子中有200个碱基对,在碱基比例不确定的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