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安全记心上-安全通行证(第4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docx
8安全记心上-安全通行证(第4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8安全记心上-安全通行证(第4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本节课内容选自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4课时“8安全记心上-安全通行证”。主要内容包括:学习交通规则,认识交通标志,掌握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等安全知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自身安全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和习惯,提升法治意识。
2.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维护公共安全。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安全意识,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安全知识有所了解,如不随意触碰电源、不玩火等。但在交通安全知识方面,他们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对交通标志、过马路规则等具体内容掌握不足。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三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安全知识的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的学习能力强,接受新知识较快,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风格上,学生以直观、形象的学习为主,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学习交通安全知识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包括对交通标志的理解不够深入,对过马路规则的实际操作不够熟练,以及如何在复杂交通环境中保持安全意识。此外,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时,可能因为年龄和经验不足,难以独立应对突发状况。因此,教学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讲解交通规则和标志,引导学生思考。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等场景,加深对安全知识的理解。
3.利用多媒体展示交通标志图片和视频,直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完成安全通行证的制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约5分钟)
1.激发兴趣: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交通事故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2.回顾旧知:提问学生已经了解的交通安全知识,如交通标志、过马路规则等。
二、新课呈现(约20分钟)
1.讲解新知:详细讲解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交通标志的种类、含义,以及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的安全规则。
2.举例说明:通过具体案例,如红绿灯、斑马线、自行车道等,帮助学生理解交通标志的作用和意义。
3.互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交通规则,并共同总结出安全通行的要点。
三、巩固练习(约20分钟)
1.学生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过马路、乘坐公交车等场景,实践安全通行规则。
2.教师指导:教师在旁观察,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及时指导和纠正。
四、课堂总结(约5分钟)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安全通行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遵守交通规则,共同维护公共安全。
五、作业布置(约5分钟)
1.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附近的交通环境,找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改进建议。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详细步骤
一、导入
1.教师讲述故事:小明在过马路时不遵守交通规则,差点发生交通事故。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小明差点发生交通事故吗?
3.学生回答:因为小明没有遵守交通规则。
4.教师总结:是的,遵守交通规则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
二、新课呈现
1.讲解新知:
a.交通标志的种类和含义
b.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的安全规则
2.举例说明:
a.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b.斑马线:行人过马路必须走斑马线。
c.自行车道:非机动车在自行车道上行驶。
3.互动探究:
a.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交通规则。
b.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安全通行的要点。
三、巩固练习
1.学生活动:
a.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过马路、乘坐公交车等场景。
b.学生在角色扮演中遵守交通规则,其他同学观察并指出不规范的地方。
2.教师指导:
a.教师在旁观察,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及时指导和纠正。
b.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安全意识。
四、课堂总结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强调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遵守交通规则,共同维护公共安全。
五、作业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