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一单元 第6课《漂亮的剪贴画》说课稿1 冀教版.docx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漂亮的剪贴画》说课稿1冀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冀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单元的第6课《漂亮的剪贴画》。内容包括:学习使用电脑的画图工具,通过选择合适的图形、颜色和线条,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剪贴画。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提高信息素养,通过学习电脑画图工具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熟练使用电脑画图工具进行剪贴画的创作。
难点:1.选择合适的图形、颜色和线条进行搭配,创作出有特色的剪贴画;2.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作品,并保证作品的质量。
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1.通过示范教学,展示剪贴画的创作过程,让学生直观了解工具的使用方法。
2.分步骤讲解,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画图工具的基本操作。
3.设置小组合作环节,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4.提供丰富的素材库,让学生有更多选择,激发创作灵感。
5.设计阶梯式作业,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6.及时反馈,针对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冀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漂亮的剪贴画》的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剪贴画作品图片、画图工具使用指南等。
3.实验器材:电脑教室,确保每台电脑安装了画图软件,且运行正常。
4.教室布置:布置分组讨论区,提供画纸和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以便学生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播放一段有趣的剪贴画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剪贴画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
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剪贴画是一种用剪贴的方法制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它具有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等特点。”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讲解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使用时间:10分钟
-内容:展示画图工具界面,讲解画笔、颜色、橡皮擦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2.讲解剪贴画的创作步骤:
-使用时间:5分钟
-内容:展示剪贴画创作步骤,包括选图、上色、添加背景等。
3.展示优秀剪贴画作品,分析其特点:
-使用时间:5分钟
-内容:分析优秀作品的色彩搭配、构图等,引导学生学习。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学生分组进行剪贴画创作:
-使用时间:10分钟
-内容:每组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合作完成一幅剪贴画。
2.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使用时间:5分钟
-内容:每组学生展示作品,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总结。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同学们,在创作剪贴画的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问题?”
2.学生回答,教师解答。
3.提问:“通过今天的课程,你们学到了什么?”
4.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剪贴画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2.拓展活动:让学生回家后,利用家中材料创作一幅剪贴画,下节课展示。
教学时间: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能掌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电脑画图工具的基本操作,包括选择合适的图形、颜色和线条进行搭配,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剪贴画。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从选图、上色到添加背景的整个创作过程。
2.创造力培养:学生在创作剪贴画的过程中,激发了想象力,学会了如何运用电脑工具表达自己的创意。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
3.信息素养提升: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字化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提高他们在网络环境中的信息获取、处理和利用能力。
4.合作能力增强:在小组合作完成剪贴画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解决问题。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学习兴趣激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探索和学习相关知识。这种兴趣将促使他们在课后继续学习和实践,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在创作剪贴画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这有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欣赏美、创造美。
7.问题解决能力:在遇到创作难题时,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