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纪念白求恩
2.教学年级和班级: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3.授课时间: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12周第3节
4.教学时数:45分钟
二、教学内容
1.课程目标:通过学习《纪念白求恩》,使学生了解白求恩的事迹,理解毛泽东对白求恩的高度评价,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崇高品德。
2.课程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人物描写、议论抒情等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白求恩的事迹,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对白求恩的评价。
(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案例分析:分析课文中的典型人物描写和议论抒情手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总结拓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如何学习白求恩的崇高品德,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评价
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环节的积极性。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学习成果。
3.课程反馈:课后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四、教学资源
1.教材: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
2.辅助材料:相关白求恩事迹的资料、图片等
3.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五、教学进度安排
1.本节课围绕《纪念白求恩》展开,共计45分钟。
2.课程分为五个环节:导入新课、自主学习、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总结拓展。
3.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导入新课(5分钟)、自主学习(10分钟)、课堂讨论(10分钟)、案例分析(10分钟)、总结拓展(10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能力:通过阅读和分析《纪念白求恩》,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
2.思维品质: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3.文化理解:通过学习《纪念白求恩》,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中关于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4.品德修养:通过学习白求恩的事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崇高品德。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理解《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的主旨和深层含义。
-掌握并运用文章中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色。
-领会白求恩的崇高精神和伟大事迹,以及其对当代的意义。
2.难点:
-分析并解读毛泽东对白求恩的评价,理解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含义。
-探讨白求恩精神在新时代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解决办法: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具体分析白求恩的事迹,从而更好地理解其精神实质。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白求恩的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下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并将其运用到实际中。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
-教室内的投影仪和电脑
-学生手中的教材《纪念白求恩》
-白板或黑板用于板书重点信息
2.课程平台:
-学校的学习管理系统(LMS),如Moodle或Canvas
-电子书包或学习平板,用于访问额外的学习材料
3.信息化资源:
-白求恩的传记或相关历史资料的电子文档
-白求恩的照片或视频资料
-在线词典或翻译工具,以帮助学生理解专业术语
4.教学手段:
-小组讨论指南,用于课堂讨论活动
-问题反思表,用于学生总结学习体验和收获
-案例研究分析表,用于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白求恩的事迹和影响
-课后作业,结合课文内容,要求学生进行应用和实践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5分钟)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纪念白求恩》。在开始之前,我想请大家先思考一个问题:你们认为什么是英雄?英雄人物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学生:(思考后回答)
2.自主学习(10分钟)
-老师:请大家打开教材,阅读课文《纪念白求恩》。在阅读过程中,请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白求恩的事迹、毛泽东对白求恩的评价、课文的语言特点。
-学生:(阅读课文,做好笔记)
3.课堂讨论(10分钟)
-老师:好的,现在请大家分成小组,一起讨论你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学生:(分组讨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