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分数、假分数》第二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docx
《真分数、假分数》第二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真分数、假分数》第二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本节课通过复习巩固真分数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索假分数的形成过程,进而理解真分数与假分数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相连,符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分数概念的深入理解,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通过探究真分数与假分数的关系,增强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其数学应用意识。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理解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概念,并能正确判断一个分数是属于真分数还是假分数。
难点:真分数与假分数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分数运算中的应用。
解决办法:
1.通过直观教具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建立对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直观认识。
2.设计对比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真分数与假分数的区别。
3.通过分步骤的例题讲解,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判断方法和分数运算技巧。
4.设置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共同解决难题,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真分数、假分数》相关页码。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分数概念图、分数比较的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3.实验器材:准备等比例的图形纸和剪刀,用于学生动手操作,制作真分数和假分数。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以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在教室内布置多个实验操作台,方便学生进行分数的剪贴操作。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时间】45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教师展示生活中的分数实例,如蛋糕分块、分数在地图上的应用等,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意义。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数的两种形式,引发学生对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好奇心。
3.用时:5分钟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真分数的概念:
-教师展示真分数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用图形或实际物品制作真分数。
-学生汇报制作过程,教师点评并总结。
-用时:10分钟
2.假分数的概念:
-教师展示假分数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自己发现假分数与真分数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假分数的特点。
-用时:10分钟
3.真分数与假分数的转换:
-教师讲解真分数转换为假分数的方法,并举例说明。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总结。
-用时:10分钟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分组练习: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真分数与假分数的判断题。
-小组内讨论,共同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每组选派代表汇报解题过程,教师点评。
-用时:10分钟
2.实践应用:
-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如计算商品打折后的价格等,要求学生运用真分数和假分数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总结。
-用时:5分钟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随机提问,检查学生对真分数和假分数概念的理解。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总结。
3.用时:5分钟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分数制作过程,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真分数和假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想法,教师点评并总结。
4.用时:5分钟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在数学中的重要性。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教师总结,强调分数在数学学习中的基础地位。
4.用时:5分钟
【总结】
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实践应用等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六、拓展与延伸
六、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分数的故事》:介绍分数的历史起源、发展过程以及分数在古代数学中的应用。
-《分数的魅力》:通过实例展示分数在日常生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分数的奥秘》:探讨分数的数学性质,如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分数的化简与约分等。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制作分数的概念图,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鼓励学生收集生活中分数的应用实例,如食谱、地图、建筑设计等,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引导学生探索分数在数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