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水第2节海水的性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PAGE
PAGE14
其次节海水的性质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1.理解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影响因素和分布规律。
2.了解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区域认知:通过图表资料分析海水温度和盐度在全球或局部海疆的分布特点。
综合思维:综合分析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影响因素和分布规律。
人地协调观:依据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生产生活中充分开发利用海水资源。
地理实践力:通过野外实践活动,了解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本节要点
1.温度、盐度和密度是海水最重要的理化性质。
2.全球海洋表层海水的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盐度由副热带向两侧凹凸纬度递减,密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增。
3.人类可以利用海水及其溶解的化学物质,人类从事渔业、航运等与海洋有关的活动时,须要关注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特点。
自主梳理·探新知
一、海水的温度
1.影响海水温度因素
(1)基本因素:海水的温度主要取决于海洋热量的__收支__状况,热量来源主要是__太阳辐射__,热量支出的主要渠道是__海水蒸发__。
(2)影响水温的其他因素
表层水温还受到__海陆分布__、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2.分布规律
(1)垂直分布: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__递减__,1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更幅度__较小__,保持低温。
(2)水平分布:表层水温由__低纬__向__高纬__递减。
(3)季节分布:夏季普遍__高__于冬季。
3.海水温度的地理意义
(1)影响渔业资源的分布:海洋表层是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
(2)影响海洋运输:纬度较高的海疆,海水有__结冰__期,通航时间__较短__。
(3)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__调整__作用。
二、海水盐度
1.概念:指1000克海水所含__盐类__物质的多少。
2.平均盐度:
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
3.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1)气候: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__高__;蒸发量越__大__盐度越高;降水量越大,盐度越__低__。
(2)入海径流:有河流注入的海疆,海水盐度—般__较低__。
4.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__副热带__海疆海水盐度最高,由副热带海疆向__赤道__和两极慢慢__降低__。
5.海水和海洋盐类物质的开发利用
(1)利用海水晒盐:日照__足够__,降水较少的地区适宜建立晒盐场。
(2)利用海水制碱。
(3)发展海水养殖。
(4)发展海水淡化补充__淡水__。
三、海水密度
1.概念:单位体积内海水的__质量__。
2.影响因素:温度、__盐度__和深度(压力)。
(1)表层海水密度与__温度__的关系最为密切。
(2)海水的温度越高,密度越__小__。
3.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
(1)水平分布: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__增大__,同纬度海疆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
(2)垂直分布: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增加而__增大__。
4.海水密度对深海探测、深海航行具有确定的影响。
合作探究·释疑难
学问点
海水的温度
┃┃问题探究__■
海滨浴场是当地居民和游客宠爱的去处。我国海岸线绵长,拥有众多海滨浴场。
依据以上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分析3个海疆的海水温度季节变更特点。
(2)分析3个海疆适宜人们游泳的时间长短的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
(3)家住济南的小王想利用寒假外出旅游,同时想在海滨浴场享受一下冬季游泳的乐趣,你认为他会选择哪个旅游地?理由是什么?
提示:(1)葫芦岛表层海水温度季节变更最大,厦门次之,西沙最小。
(2)葫芦岛适宜游泳的时间最短,厦门次之,西沙最长。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
(3)西沙。西沙冬季表层水温仍在25℃以上,适合游泳。
┃┃归纳拓展__■
1.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垂直方向
海水的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变更。通常状况下,表层水温最高。1000米以上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更幅度较大,1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更幅度较小
水平方向
同一海区,不同季节
夏季表层水温高,冬季表层水温低
同一季节,不同海区
表层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同一纬度,不同海区
暖流流经的海区,表层水温偏高;寒流流经的海区,表层水温偏低
2.海水温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深度、纬度、季节、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洋流)。深度主要影响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纬度、海水运动(洋流)主要影响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具体如下图所示:
3.海水温度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影响海洋
生物分布
垂直方向:海洋表层是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深度越深,海洋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越少
水平方向:不同纬度的海洋表层生活着不同类型的海洋生物,例如罗非鱼主要生活在低纬度海疆,鳕鱼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海疆
时间变更:海水温度的季节变更,还会导致有些海洋生物发生季节性游动,以追逐更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