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发布:2025-03-24约5.27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11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标呈现·素养导读

主干学问·宏观把握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核心素养

1.通过视频、示意图等材料,引导学生相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培育学生的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

2.通过野外视察,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培育学生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地震波

(1)分类:图中A表示横波,B表示纵波。

(2)特征

A波: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B波: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3)波速变更

①在地下33km的C处(指大陆部分):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②在地下2900km的D处:A波完全消逝,B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

2.圈层划分

(1)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更。

(2)界面:图中C莫霍界面,D古登堡界面。

(3)圈层:由内向外E+F为地核,G为地幔,H为地壳。

3.岩石圈

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易错提示]

岩石圈不等于地壳。岩石圈不仅包含地壳而且还包含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1.大气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困难系统,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2.水圈

是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其主体是海洋,还包括陆地上的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地下水等。

3.生物圈

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涉及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一、推断题

1.海洋地壳和大陆地壳厚度相同。(×)

2.软流层位于上地幔,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3.地震发生时,位于震中地面上的人们先感觉到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摇摆。(√)

4.从地幔到地壳,地震波的传播速度越来越慢。(√)

5.生物圈就是地表生物的总称。(×)

6.水圈的水是不停流淌的,是最活跃的圈层。(×)

二、选择题

读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正确表示岩石圈的序号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关于图中①②③之间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解析:1.C2.D第1题,岩石圈的范围为软流层以上,据图可知,③为岩石圈的范围。故选C。第2题,据图可知,①为地表以下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范围;②为两个界面之间的区域,为地幔范围;③为岩石圈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故选D。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结合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完成3~4题。

3.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4.C圈层()

A.是一个连续规则的圈层

B.位于地幔以上

C.位于莫霍界面以上

D.陆壳较厚,洋壳较薄

解析:3.D4.D第3题,按距离地球表层由远到近,地球圈层可分为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其中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即生物圈不单独占有空间。结合图示A、B、C及与大气圈的位置可推断,A为生物圈,B为水圈,C为岩石圈。第4题,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以上,大陆部分较厚,大洋部分较薄。

三、填空题

写出数字符号的含义。

图1:①莫霍界面,②地幔,③地核。

图2:④大气圈,⑤生物圈,⑥水圈。

探究点(一)eq\b\lc\|(\a\vs4\al\co1(地球的内部圈层))

————————从生活中学————————

一、地理情境激趣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1年1月23日9时59分在云南昭通市盐津县(北纬28.18度,东经104.22度)发生4.7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距盐津县8千米,距四川省宜宾市76千米,距昭通市106千米。地震造成当地震感猛烈。

二、核心素养培优

1.分析从震源到地面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的变更。(综合思维)

提示:地震波波速慢慢变小。

2.地震发生时,你若处在大街上,你有怎样的震感?你若正在湖中划船,你的感觉是怎样的?为什么?(地理实践力)

提示:若处在大街上,首先感到地面上下颠簸,然后水平晃动,因为纵波、横波都能通过固体传播,且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若正在湖中划船,只能感受到上下颠簸,因为只有纵波能通过液体传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在探究中悟————————

1.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划分及特征

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层。具体如下所示:

圈层名称

分层面

深度/千米

物质形态

特征

地壳

莫霍

界面

古登堡

界面

33(平均)

1000

2900

5150

固态

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大陆部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