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中图版-第六章第一节-北京.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中国的象征——天安门 全国的政治中心 最高人民法院与全国政协 党政机关集聚的地方 全国的文化中心 北京是全国科学、教育、文化和体育机构最为集中的城市,这里有科研院所500多个,高等院校80多所,还有众多的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剧场和体育场(馆),是全国的文化中心。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央电视台 中央电视台 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技 蓬勃发展的生态农业 以高科技为主的产业结构 超导核聚变装置 荧光细胞分离器 四、飞速发展的北京 1.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 2.城市基础设施的快速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九五时期,北京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经济增长方式加速转变,圆满完成了第九个五年计划。整体经济再次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国民经济在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经济增长波动明显减弱。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81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53万元,比上年增长10.2%。综合经济实力保持在全国前列,是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产业城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3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63.7亿元,比上年增长12.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60.9亿元,比上年增长10.2%。三次产业结构为3.3%:37.8%:58.9%。第三产业在全市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崛起,北京经济形成了二、三产业并驾齐驱之势。 经济结构的发展概况 农业 全市有农村人口346.8万人,耕地面积32.9万公顷。2000年,蔬菜总产量489.1万吨,肉类总产量56.3万吨,农业总产值中养殖业比重达到50.6%,涌现了以“锦绣大地”为代表的一批闻名全国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 中国地图出版社 SINOMAPS PRESS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 ? 下册 看图 北京在地球上的地理位置 一、走进古都北京 看图 北京在中国的地理位置 优越的地理位置 能否从北京的位置判读其气候特征? 从图中分析北京的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等 北京地形 北京的地形特征怎样? 北京的自然环境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二、古都的形成和发展 北京历史的开端——远古的北京 根据专家对上述化石资料的研究分析以及考古学家对地层新的科学测定,周口店龙骨山遗址的北京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50万年至24万年。 北京建城之始——燕蓟遗迹 窦店古城遗址 长沟古城遗址 燕国以蓟城为都。在国内修筑了大量城堡,用于防御和对外扩张。仅在北京市境内,就发现了北京城西南窦店、长沟、蔡家庄等数处古城。它们均在燕下都(今河北省易县)到蓟(今北京城西南)一线上,一直向东北方向延伸,它们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 ? 北方军事重镇——唐朝统治下的幽州 唐幽州城东城垣在今北京宣武区烂熳胡同与法源寺之间的南北一线;西城垣在白云观西土城台至小红庙村之间的南北一线;北城垣在白云观西至头发胡同一线;南城垣在今宣武区姚家井以北的里仁街东西一线 。? 辽朝陪都——南京城 公元938年,辽太宗诏以皇都为上京,改原南京(今辽宁辽阳)为东京,升幽州为南京(也称燕京)。此后,北京从中原王朝的边疆重镇而一变成为北方游牧民族王朝的陪都,拉开了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的序幕。 金中都的建立 金中都城在辽南京城的基础上向东、西、南三面扩展,并参照了北宋都城汴京的规划、建筑,动用了120万人,至1153年完工。 大一统的政治中心——元大都 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元年(1264)八月,改燕京为中都,以为陪都。至元九年(1272)二月,改中都为大都,从此,大都城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而闻名于世。 永乐帝登基后,深感北平之重要,经与谋臣计议,遂决心迁都,改北平府为应天府。于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初一,正式迁都北京,南京则降为陪都。 明朝北京城的营建 京城八旗分布 崇祯十七年(1644) 清军进入北京城,多尔衮与诸王贝勒大臣商议决定,建都于燕京。同年九月,顺治帝从盛京迁都至北京,开始了清王朝以北京为都城的长达二百多年的统治。 满清的北京城 三、北京的城市职能 从新中国诞生之日起,北京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举行了开国大典。 城市职能 城市在国家或一定地域内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城市的这些活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为本城市需要服务的活动,称为非基本活动;二是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活动,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创造收入的部分,它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称为基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