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4 趣味折纸 快乐的小鱼儿(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国通用[002].docx
主题4趣味折纸快乐的小鱼儿(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国通用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主题4趣味折纸快乐的小鱼儿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三年级上册
3.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创意思维:激发学生对折纸艺术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2.艺术鉴赏: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合作学习: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将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4.文化传承:了解中国传统折纸艺术,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进入三年级之前,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折纸活动,对折纸的基本步骤和技巧有一定的了解。然而,对于复杂的折纸作品,如小鱼儿,他们可能还缺乏系统的学习和实践。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三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动手操作的活动尤其感兴趣。他们的动手能力逐渐增强,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独立操作,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可能更愿意在小组中学习,通过合作来提高技能。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学习折纸小鱼儿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
-技巧掌握困难:复杂的折纸步骤可能会让学生感到困惑,难以掌握。
-注意力集中:折纸需要一定的耐心和专注力,部分学生可能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个性差异:学生的个性差异可能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同的挑战,如自信心不足或过度依赖他人。
教学资源
-纸张:彩色折纸纸、白色折纸纸
-工具:剪刀、胶水
-软件资源:折纸教学视频、折纸步骤图解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网络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电子教案、学生作品展示平台
-教学手段:实物展示、小组合作、示范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只精美的小鱼儿折纸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折纸——快乐的小鱼儿。”
3.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核心素养目标。
二、基本知识讲解
1.教师展示折纸小鱼儿的制作步骤图,讲解折纸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
三、示范教学
1.教师亲自示范折纸小鱼儿的制作过程,边讲解边展示每一个步骤。
2.学生认真观察,注意每一个折叠的角度和手法。
四、学生实践
1.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和步骤图,开始独立制作小鱼儿。
2.教师巡回指导,对操作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五、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完成一个小鱼儿的制作。
2.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六、展示与评价
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美观度和完成度。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七、拓展活动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小鱼儿,我们还可以折出哪些有趣的动物?”
2.学生发挥想象力,尝试折出不同的动物折纸作品。
八、总结与反思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折纸技巧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在制作小鱼儿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3.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九、作业布置
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尝试制作其他动物折纸作品,并邀请家人一起参与。”
2.学生认真聆听,理解作业要求。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能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折纸小鱼儿的制作技巧,包括基本的折法、剪裁、粘贴等,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会了如何根据图纸进行折叠,如何正确使用剪刀和胶水,这些都是手工制作中必备的基本技能。
2.创意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如何折出小鱼儿,还通过自己的创意,尝试了不同的颜色和形状,制作出了独一无二的折纸作品。这种创意的激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3.美学欣赏:学生对折纸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欣赏和评价折纸作品的美感。他们学会了从线条、色彩、形状等方面去欣赏折纸的美,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4.团队协作:在小组合作环节,学生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作品。这种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5.耐心和专注:折纸制作需要一定的耐心和专注力,学生在完成小鱼儿制作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集中注意力,耐心地完成每一个步骤。这种品质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积极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