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2课 家庭的记忆 第二课时(优质说课稿)-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docx

发布:2025-03-08约2.3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2课家庭的记忆第二课时(优质说课稿)-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思路

本课以“家庭的记忆”为主题,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家庭生活中的点滴,感悟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力量。设计思路围绕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情境教学、小组合作、游戏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感恩情怀。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家庭、珍惜亲情的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培养良好的家庭情感和社会情感。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家庭生活,发现和感受家庭的温暖和亲情。

②帮助学生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支持的重要性,并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2.教学难点,

①指导学生如何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情感,包括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

②引导学生从家庭生活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家庭关系的核心价值,如责任、尊重、理解等,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图片和故事,生动讲述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价值。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享家庭生活中的温馨时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家庭的意义。

3.情景模拟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不同家庭成员的情感交流,提升情感表达的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呈现家庭生活的多样性。

2.互动软件:运用教学软件进行互动游戏,增强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积极性。

3.家庭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实践所学,增进与家人的情感交流。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温馨的家庭生活片段,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家庭生活。

2.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分享自己家庭中最难忘的一件事,激发学生对家庭记忆的兴趣。

3.引导思考:家庭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家庭中的亲情有哪些体现?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家庭的定义和作用:讲解家庭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是情感依托、成长摇篮。

2.家庭成员的关系:介绍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

3.家庭生活的温馨时刻:通过图片和故事,展示家庭生活中的亲情、关爱和责任。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a.家庭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

b.我们应该如何表达对家人的爱?

c.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如何相互支持?

2.课堂分享: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家庭中哪些事情让你感到温暖和幸福?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家庭责任感?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角色扮演:教师扮演家庭成员,学生扮演其他角色,模拟家庭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体验亲情和责任。

2.教师提问:在角色扮演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如何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

3.学生回答: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家庭责任感延伸到社会生活中?

2.学生分享:分享自己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践行责任感的例子。

3.教师总结:强调家庭责任感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践行。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价值。

2.作业布置:

a.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本节课的内容,共同讨论家庭的意义。

b.观察家庭生活中的亲情瞬间,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教学过程设计完毕。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家庭的故事》:一本以家庭为背景的儿童文学作品,通过生动的故事讲述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

-《家的味道》:一本关于家庭烹饪和食物文化的书籍,介绍不同家庭的传统美食,以及食物在家庭中的意义。

-《家庭历史》:一本关于家庭历史的书籍,通过家族故事和照片,展现家庭的历史变迁和家庭成员的成就。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收集自己家庭的照片或视频,制作成家庭相册或视频,分享给同学和老师,增进对家庭的理解和表达。

-组织家庭采访活动,让学生采访自己的父母或其他长辈,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和家庭故事,撰写成小作文。

-引导学生参与家庭决策,如共同制定家庭规则、计划家庭活动等,体验家庭责任和合作的重要性。

-学生可以阅读关于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的书籍,如《如何爱孩子》、《亲子沟通的艺术》等,学习如何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通过网络资源,如家庭历史数据库、亲子教育论坛等,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庭观念和亲子关系。

-在学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