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二课《图片素材的简单处理》说课稿 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13)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docx
第一单元第二课《图片素材的简单处理》说课稿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13)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一单元第二课《图片素材的简单处理》说课稿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13)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设计思路
本节课《图片素材的简单处理》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图片编辑技巧,提高信息处理能力。设计思路以浙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材为依据,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操作能力,采用“情境导入、理论讲解、实践操作、作品展示”的教学模式。首先通过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图片处理的兴趣,然后讲解基本编辑技巧,接着让学生动手实践,最后展示作品并互评,以达到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的目的。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
1.信息意识: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通过图片素材的简单处理,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工具性作用。
2.计算思维: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学会分析图片素材的特点,合理运用编辑技巧进行创作。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在图片处理过程中发挥创意,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
4.信息社会责任:教育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过程中,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培养良好的信息道德。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功能,能够使用浏览器搜索信息,并具备基本的文件管理能力。
2.学习兴趣:学生对信息技术充满好奇,对图片编辑有浓厚的兴趣,喜欢探索新软件和工具。学习能力: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跟随指导进行实践操作。学习风格:学生偏好直观、互动的学习方式,喜欢通过实践来巩固知识。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对图片编辑软件的不熟悉,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问题;在处理图片时,对色彩、布局等方面的审美判断不足,可能导致作品效果不佳;在创意发挥上可能受到限制,需要引导和鼓励来提高创新意识。
教学资源
-软件资源:浙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配套软件、图片编辑软件(如Photoshop或Paint.NET等)
-硬件资源:计算机、投影仪、白板
-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
-信息化资源:网络图片素材库、教学视频
-教学手段:案例演示、分组讨论、个别辅导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些经过简单处理的有趣图片,引发学生对图片编辑的兴趣。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图片基本知识,如分辨率、格式等。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介绍图片编辑软件的基本功能,如裁剪、调整亮度和对比度、添加滤镜等。
-举例说明:通过演示具体的图片处理案例,让学生了解每个功能的应用场景和效果。
-互动探究:将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张图片,讨论并尝试运用不同的编辑技巧,观察效果。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操作电脑,使用图片编辑软件对提供的素材进行编辑处理。
-教师指导: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提供技术支持。
4.课堂总结(约10分钟)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图片编辑技巧,强调实践操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简要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努力。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选择一张个人喜欢的图片,运用本节课学习的技巧进行处理,并准备下节课分享。
-提醒学生保存好作业,注意文件命名和格式要求。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数字图像处理基础理论:介绍数字图像的概念、组成、常见格式及处理流程。
-图片编辑软件进阶技巧:深入学习图片编辑软件的高级功能,如图层应用、通道调整、路径绘制等。
-平面设计原理:探讨平面设计的元素、原则和构图技巧,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
-创意灵感来源:提供一些创意灵感的案例,如海报设计、插画创作等,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信息伦理与法规:介绍知识产权、网络道德等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在课后自学数字图像处理的基础理论,了解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提供一些在线教程或书籍,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图片编辑软件的高级技巧,如《Photoshop入门到精通》等。
-引导学生关注平面设计的相关资讯,如设计网站、杂志等,了解业界动态,提高设计水平。
-建议学生多浏览优秀的设计作品,从中汲取创意灵感,尝试模仿和实践。
-教育学生了解信息伦理与法规,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板书设计
①图片编辑基本技巧
-裁剪与旋转
-调整亮度与对比度
-应用滤镜与效果
②图片编辑高级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