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柔力球规范动作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发布:2025-03-08约5.23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团体标准《柔力球规范动作指南》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精神,进

一步加快柔力球运动的推广发展,充分发挥柔力球发源地和发明人资

源禀赋优势,山西省晋中市体育局积极推进柔力球标准化建设,提出

制定《柔力球规范动作指南》团体标准,为柔力球运动技术的规范、

科学、有序推进奠定了基础。

《柔力球规范动作指南》于2021年列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1

批团体标准制定计划,项目编号为CSSS-2021-005。

(二)起草人员及其所在单位

本标准的起草单位为:山西省晋中市体育局、晋中市太极柔力

球协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为:白榕、王永萍、杨玮、张学谦、赵江

波、武春林、刘月鹏、张鑫、任继东、王凡、王倩、杨俊。

(三)主要工作过程

1.前期准备阶段

2021年8月,对柔力球运动发展现状和相关标准进行调研,基

于市场的调研结果,初步确定了标准内容范围,形成了初步的标准编

制计划。

1

2.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

2021年9月,成立了标准起草组,确定负责人,明确起草组成

员及相关职责。

3.资料整理

2021年12月,收集柔力球运动相关文献、资料。

4.召开标准研讨会

2022年4月,邀请业内专家,召开第一次标准研讨会,对标准

名称和框架进行研讨,确定标准编写方向。

5.形成标准草案

2022年8月,起草组召开第二次标准研讨会,对标准名称、结

构和内容进行认证讨论,确定标准草案。

2021年9月,针对标准草案,组织召开了标准研讨会,对标准

草案进行了完善与补充,重新调整了标准名称及标准结构,形成了标

准草案讨论稿。

2021年10月,起草组将标准发给相关专家,根据专家意见修改

确定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享有“现代体育国粹”的柔力球作为一项新兴的具有鲜明民族特

色的体育运动项目,是当代国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

新性发展的典范。它以太极原理为理论基础,结合现代体育健身理念,

以弧形引化为技术特征,以隔网对抗和套路表演为主要运动形式。经

2

过30多年的推广发展,柔力球运动很快从发源地晋中传遍了全国,

登上了全运会赛场,走出了国门,风行世界,国内外习练人群逾千万

人。2017年8月10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全民健身指南》中,柔

力球运动被官方正式列入球类运动项目,柔力球迎来了新时代赋予的

全新发展机遇。

柔力球运动起源于山西晋中,由白榕先生于20世纪90年代发明,

经过30多年的普及和推广,从雏形太极娱乐球到太极柔力球,发展

到今天的柔力球,已形成日趋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竞赛规则。同时在柔

力球运动推广普及中,由于项目标准化建设滞后,造成了广大习练者

技术不规范,不利于科学健身和项目推广发展。

晋中市体育局作为柔力球发源地项目主管部门,推广普及柔力球

运动,既是责任,也是义务。新时代下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充分发挥

发源地资源禀赋优势,成立了白榕柔力球名家工作室,在文化挖掘上

狠下功夫,着力推进柔力球标准化建设。在发明人白榕老师的领衔下,

带领团队成员对柔力球运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承袭,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价值进行系统梳理、

深入研究,形成具有权威性的科研成果,强化文化认同度,推动中华

文化以更新的姿态和形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从而引领推动柔力球

运动发展。

本标准的制定,旨在通过对柔力球运动原则及基本技术动作规范

和要求,为全国乃至国外广大柔力球管理部门、社会团体、学校及健

身运动者提供有效的指引和评判标准。

3

三、编制原则、标准主要技术要求的依据(包括验证报告、统计

数据等)及理由

(一)编制原则

规范性原则: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

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适用性原则: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合理给出柔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