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团体标准版权管理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发布:2025-03-13约8.69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团体标准版权管理指南》(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背景和目的

标准是经验的总结,在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关产品、

过程、服务、接口、管理体系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的制定和施

行有力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升并加快了技术的推广,在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的同

时,也不断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标准也是智力劳动成果,每一项标准的形成均需要经历立项、起草,一次或多次的

意见征集、专家讨论、修改,组织评审等过程,凝聚了标准起草人和参与人的智慧与心

血,本质上属于一种作品,可以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但与此同时,标准又是协商一致、

共同使用、重复使用的规范性文件,具有公益属性。

对标准的版权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即能有效激励标准参与人的热情,有利于标准

的管理,又可以通过标准文本的复制以实现销售收入等。

经过文献分析和调研,与标准有关的知识产权管理已经成为标准化组织的通行做

法,很多国际标准化组织(如ISO、IEC等)和国内标准化组织都出台了专门的标准版

权政策,并指定专门的机构对标准版权进行有效管理,规范标准的国际推广和转化。

随着国家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科技的不断进步,创新驱动发展成为主旋律,知识

产权逐步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家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制定了多项知识产权管理国家标准,包括《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29490-2013)

等。为了顺应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立项制定《团体标准版权管理指南》,

既是做好团体标准版权的管理工作,也是为我国知识产权与标准化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二、编制原则及技术依据

(一)编制原则

“科学性”、“适用性”、“前瞻性”和“先进性”。

在确保“科学性”、“适用性”的前提下,保持一定的“前瞻性”和“先进性”。

(二)技术依据

编写规则是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的要求进行。

1

(三)总体思路

标准是一种特殊的规范性文件,其内容和表达方式均有一定特性,内容主要表现为

科学性,对于不成熟、存在争议的内容不应该写入标准,待实践验证后可以对标准进行

修改。其次是其表达方式有一定的要求,主要是以提要求、提建议的方式进行,避免效

果描述、宣传描述。

本指南从不同角度考虑逻辑主线,采取基于标准制定过程的管理思路较能将相关内

容有机的串起来,实现标准版权管理的系统化,参照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版权政策内容,

提炼出公认的版权管理要求要点,将涉及到的最重要、最核心、普遍关注的内容进行规

定,其表达方式遵循“提要求、提建议”的方式,表述词汇采用标准的规范性用语“应”、

“可”、“宜”等。

三、编制过程

1.前期准备

2020年5月到8月,中国标准化协会根据团体标准化发展联盟成员及相关单位对

团体标准版权管理的需求,组织有关单位及代表,包括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中国标准

化出版社、深圳标准化技术研究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中国通

信标准化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音像和数字出版协会、TD产业联盟、中国建

筑科学研究院、品测数据等开展了本指南的前期研究工作,探讨本指南立项目的、工

作任务和结构要点,为本指南的起草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标准立项

2020年9月,中国标准化协会在上述准备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国内专家完成了《团

体标准版权管理指南》立项书的填写和申报工作。2020年9月7日,中国标准化协会

正式批准该标准立项。

3.确定标准编制的原则和资料收集分析

2020年9月,中国标准化协会成立了起草工作组,30多家单位参加了本指南的起

草。按照标准立项书的工作推进计划开展工作,确定标准编制的原则,检索和收集相关

文献资料,包括相关标准文献和学术期刊文献等资料。

标准起草工作组专家在通过阅读分析,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

提出了标准的主要内容和逻辑架构。

4.提出标准草案

2

2020年10月,按照标准制定原则,在进行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借鉴了《企业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