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范进中举说课稿 新人教版.docx

发布:2025-03-24约3.07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范进中举说课稿新人教版

一、教材分析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课《范进中举》是人教版教材中经典的中篇小说,通过对范进中举前后的对比,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荒诞。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主题,体会古典小说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批判精神。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

2.培养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理解作品主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反思社会现实,增强文化自信和历史责任感。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能够理解基本的文言词汇和句式。在之前的学习中,他们对古典小说有一定的接触,对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有一定的认识。

2.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范进中举》这样的古典小说可能存在一定的兴趣,因为作品中的讽刺手法和人物命运的转折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学生普遍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文言文阅读感到困难,需要教师引导。学习风格方面,学生中既有喜欢深入分析的,也有更倾向于整体把握的。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首先,部分学生对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理解困难,需要教师提供充足的解释和翻译。其次,对作品中讽刺手法的理解可能较为抽象,学生需要通过教师引导和小组讨论来深入理解。此外,学生可能对作品中所反映的封建科举制度缺乏直观认识,需要通过课堂讨论和社会背景介绍来增强理解。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特点和作品主题。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代入范进等角色,体验人物心理变化,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3.利用多媒体展示范进中举的历史背景和科举制度的相关资料,帮助学生建立知识联系。

4.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展示一幅描绘古代科举考试的图画,引导学生思考:古代科举考试对人们的生活有何影响?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范进中举》。

2.讲授新知(20分钟)

a.介绍作者吴敬梓及其作品背景,让学生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

b.阅读课文,教师逐段讲解,解释文言文中的生僻词汇和句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大意。

c.分析范进的人物形象,探讨其性格特点和命运变化的原因。

d.讨论作品中的讽刺手法,如对比、夸张等,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e.分析作品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封建科举制度的弊端和讽刺意义。

3.巩固练习(10分钟)

a.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巩固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朗读技巧。

b.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学生回答后给予点评和指导。

c.设计一道开放性问题,如:“你认为范进中举后的命运会怎样?”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主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课堂小结(5分钟)

a.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b.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谈谈对作品和人物的理解。

c.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思考。

5.作业布置(5分钟)

a.要求学生课后阅读《儒林外史》中与科举制度相关的章节,了解更多关于封建科举制度的信息。

b.指导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范进中举》的人物分析文章,要求结合作品内容和现实生活进行思考。

c.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进一步拓宽知识面。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儒林外史》原著节选,尤其是与科举制度相关的内容,如《范进中举》的前后章节,以及《范进卖鸡》等。

-古代科举考试的历史资料,包括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改革以及废除的过程。

-相关的影视作品或纪录片,如《范进中举》的电影或电视剧版本,以及介绍科举制度的纪录片。

-古代文学中的其他讽刺作品,如《红楼梦》中的相关章节,以及明代文学家吴敬梓的其他作品。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阅读《儒林外史》原著,特别是与科举制度相关的内容,以加深对作品背景和人物命运的理解。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图书馆,通过实物或文献资料了解古代科举考试的具体流程和制度。

-建议学生观看或收听与科举制度相关的影视作品或纪录片,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直观感受,增强对历史背景的把握。

-引导学生阅读其他讽刺文学作品,对比分析其与《范进中举》在讽刺手法、人物刻画、主题表达等方面的异同。

-建议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范进中举》中的人物和事件,探讨其社会意义和现实启示。

-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模拟古代科举考试的场景,体验考生的心态和命运,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设计课后研究性学习项目,如“科举制度的利与弊”,要求学生收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并进行课堂展示。

-提供在线古代文学论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