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范进中举2.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导入新课 读小说不仅能得到艺术的享受,而且能从中得到 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感悟,前面学过的《我的叔叔 于勒》让我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资本主义社会是这样,那么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学习《范进中举》,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将透过范进中举前后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变化,看到封建社会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世态人情。 学 科网 范进中举 清 吴敬梓 1。领会运用对比和讽刺刻画人物的写法 2。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和封 建社会趋炎附势的世态 教学目标: 一、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55回。因读书人称儒生,故“儒林”指读书人这个阶层;“外史”与“正史”相对,记载那些没有写入“正史”不堪称道的轶事;“章回体”是长篇小说中的一种体裁,分若干回,每回都有标题,大多是一个对仗句,概括本回主要内容。《儒林外史》描写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状态,记载他们的种种丑行,揭露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 作者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他出身于世代书香的官僚地主家庭,早年热衷科举,但考取秀才后一直未能中举人。考场失意,加上家庭败落后,原来那些与他家交往的官僚、士绅纷纷远离。吴敬梓对现实以及科举都有了较深的认识,这对他写《儒林外史》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小说知识 1、什么是小说? 它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 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它与散文、诗歌、戏 剧文学并称四大文学样式。 2、小说的分类(以字数来分): (1)长篇小说:10万字以上 eg “四大古典名著” (2)中篇小说:1万-10万字 eg《中篇小说选刊》杂志 (3)短篇小说:1千-1万字 eg”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活动“ (4)微型小说(小小说):1千字以内,有时二、三千字以内 eg《微型小说选刊》杂志 zxxk (1)人物形象 以某一真人为模特: eg 闰土--章闰水 虚构方法 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人:eg 阿Q (2)故事情节:包括开端(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有时开端前有引子(楔子、序幕),发展后有进一步发展,结局后有尾声。 (3)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风景画,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等 社会环境:风俗(情)画,交代时代背景 3、小说三要素------- 人物、情节、环境 三、科举制度 1、初步考试--童试、岁试、科试 ⑴童试(小考):童子初应试皆称童生,及格者称生员 (庠生、秀才)。成绩最好的是廪生,有一定名额,公家发粮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额;新及格的皆称附生。 ⑵岁试:一年一考,按成绩等第依次升降进行选优。 ⑶科试(大考):三年一考,为了确定举人考试资格。 2、正式考试--乡试、会试、殿试 ⑴乡试(大比、秋闱):每三年在省城考一次,成绩优良的生 员参加,考八股文和试帖诗,及格者称举人,有资格做官。第 一名称解元,第2-10名称亚元。 ⑵会试(礼闱、春闱):乡试后第二年在礼部考,举人参加, 考八股文和试帖诗,及格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会试后一 般要复试。 ⑶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参加,考策问,中者皆称进士。分 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 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 第三名称探花,三人合称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称传胪。 给斜体字注音: 1、作 揖( ) 2、带 挈( ) 3、行 事( ) 4、长 亲( ) 5、腆 着( ) 6、星 宿( ) 7、兀 自( ) 8、轩 敞( ) ( yī ) ( qiè ) ( háng ) (zhǎng) ( tiǎn ) ( xiù ) ( wù ) ( xuān ) 9、 相 公( ) 10、报 帖( ) 11、避 讳 ( ) 12、赊 欠( ) 13、绾 发( ) 14、桑 梓( ) 15、侥 幸( ) 16、攥 紧( ) (xiàng) ( tiě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