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二节 非洲说课稿 湘教版.docx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非洲说课稿湘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非洲》。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以学生已掌握的世界地理基本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等,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非洲地理现象的能力,提高地理思维水平。
2.增强学生的全球意识,认识非洲在世界地理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3.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关注非洲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责任感。
4.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和分析非洲的社会文化现象。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明确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以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强调。
-非洲地理位置及范围:重点讲解非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周边海洋、与亚洲的分界线等,使学生建立非洲在地球上的空间概念。
-非洲地形地貌:强调非洲高原、刚果盆地、尼罗河等主要地形地貌的特点,以及它们对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非洲气候特点:重点介绍非洲的气候类型、分布及其对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2.教学难点
-识别并指出本节课的难点内容,以便于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非洲气候分布的复杂性:非洲气候类型多样,分布复杂,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非洲地理环境的多样性: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环境,学生需要理解这些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
-非洲国家及首都的记忆:非洲国家众多,首都分布复杂,学生需要记忆和区分这些信息,这是一个记忆难点。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地球仪、地图、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
-课程平台:湘教版地理教材配套电子资源平台
-信息化资源:非洲地理信息数据库、在线地图服务、地理学习软件
-教学手段:图片展示、视频播放、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地考察模拟
教学过程设计
**用时:45分钟**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情境创设**:播放非洲自然风光视频,引导学生观察非洲的地理特色,激发学习兴趣。
2.**提出问题**:提出“非洲在地球上的位置是怎样的?”等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3.**学生回答**:邀请学生分享对非洲地理位置的认识,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关注非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二、讲授新课(25分钟**)
1.**非洲地理位置及范围**(5分钟)
-讲解非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周边海洋、与亚洲的分界线等。
-展示非洲地图,标注主要地理位置,让学生直观了解。
2.**非洲地形地貌**(10分钟)
-强调非洲高原、刚果盆地、尼罗河等主要地形地貌的特点。
-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分析地形地貌对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3.**非洲气候特点**(10分钟)
-介绍非洲的气候类型、分布及其对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地图练习**:让学生在地图上标注非洲的主要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类型等。
2.**讨论**:分组讨论非洲地理环境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每组派代表发言。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提出问题,如“非洲气候对农业生产有哪些影响?”
2.**学生回答**:邀请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角色扮演**:学生扮演非洲不同地区的居民,讨论当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
2.**问题解答**:针对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非洲的自然资源。
2.**讨论**:小组讨论如何促进非洲的可持续发展。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非洲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2.**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如绘制非洲地图、查找非洲国家信息等。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非洲历史与文化:介绍非洲悠久的历史,包括古代文明、殖民历史、民族解放运动等,以及非洲多元的文化特色,如音乐、舞蹈、艺术等。
-非洲经济发展:探讨非洲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以及非洲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合作和挑战。
-非洲生态保护:介绍非洲的生态环境现状,包括生物多样性、水资源保护、沙漠化防治等,以及国际社会在非洲生态保护方面的努力。
-非洲地理探险:分享非洲地理探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