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六章第二节 自然环境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docx

发布:2025-03-20约4.0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地球上的自然环境概述,包括自然环境的概念、组成及特点。

2.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3.我国自然环境的分布特点,如地域差异、地带性规律等。

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生态保护等方面。

5.人类如何适应和利用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自然环境的组成和特点,提高地理实践力。

2.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培养其地理信息素养。

3.通过探讨我国自然环境的分布特点,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地理国情意识。

4.培养学生运用可持续发展观念,解决实际环境问题,提高其人地协调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自然环境的基本组成要素: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自然环境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重点在于让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这些要素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例如,气候对地形的影响、地形对水文的影响等。

-我国自然环境的分布特点:重点强调我国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和地带性规律,如东部沿海地区的季风气候与西北地区的干旱气候之间的对比。

2.教学难点

-自然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不同自然环境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和作用的。例如,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可以通过讲解山脉对风向和降水量的影响来突破这一难点。

-地理信息的处理和分析:学生可能不擅长从图表、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比如分析气候数据图表来理解气候特征。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如分析某个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数据,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一技能。

-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应用: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可持续发展观念。可以通过讨论具体的生态保护项目,如退耕还林、湿地保护等,来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具体如下:

-教学重点:

-描述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特点,例如,气候要素中的温度、降水、风向等。

-分析我国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例如,沿海地区的湿润与内陆地区的干旱。

-教学难点:

-理解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例如,为什么青藏高原的气候与周围地区不同。

-从气候数据图表中提取信息,例如,如何通过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来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类型。

-应用可持续发展观念,例如,如何在城市规划和农业发展中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平衡。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材,以便于跟随课堂进度学习和复习。

2.辅助材料:准备相关地理图表、气候分布图、地形模型等,以及关于自然环境的多媒体视频资料,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直观理解。

3.实验器材:如涉及模拟自然环境要素的实验,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如温度计、湿度计、风速仪等,确保其完整性和安全性。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室布置成有利于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环境,设置讨论区和学习小组,以及实验操作台。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自然环境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自然环境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如美丽的自然风光、气候变化的影响等,让学生初步感受自然环境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自然环境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自然环境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自然环境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如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

-详细介绍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要素的相互作用。

-通过实例或案例,如某地区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环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或作用。

3.自然环境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自然环境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自然环境案例进行分析,如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海岸线的变迁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自然环境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自然环境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然环境的保护措施或可持续发展策略,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