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6章 第二节 非洲说课稿 (新版)湘教版.docx
2024年春七年级地理下册第6章第二节非洲说课稿(新版)湘教版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七年级地理下册第6章第二节《非洲》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4年春季学期第4周星期三第2节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地理空间思维,通过观察非洲地图,识别和描述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地理要素。
2.培养全球意识,了解非洲的自然资源、文化多样性和发展挑战,增强对全球问题的关注。
3.发展人地协调观,认识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思考可持续发展在非洲的实际应用。
4.增强探究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运用地图、数据等资源,分析非洲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征。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下册之前,已经接触过基础的地理知识,如地球的基本构造、世界主要地区的概况等。他们可能对地理信息系统有初步的认识,但针对非洲这一特定地区的地理知识较为有限。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七年级学生对世界地理充满好奇,对非洲这一富有异域风情的地区尤其感兴趣。他们的学习能力强,能够通过地图、图片等多种感官进行学习。学习风格上,多数学生倾向于通过视觉和听觉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互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活动较为适应。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由于非洲地域辽阔,文化多样,学生可能难以在短时间内全面掌握其地理特征。此外,非洲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问题复杂,学生可能对一些概念和现象的理解存在困难。此外,对于地理信息的解读能力不足,也可能影响学生对非洲地理的理解。因此,教学中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和互动讨论,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实例,介绍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非洲的经济发展、社会问题等话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非洲的典型国家或地区作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状况。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非洲地图、图片和视频,直观展示非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2.地图操作:通过互动地图软件,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非洲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的理解。
3.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收集非洲的相关信息,拓宽知识面。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主要的地形区,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非洲这个神秘而富有魅力的大陆。请大家翻开教材第XX页,准备开始我们今天的地理之旅。
二、新课导入
(教师)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谁能告诉我,世界主要的地形区有哪些?(学生回答)
很好,大家掌握得非常扎实。那么,非洲大陆位于我们所在的半球,它的地理位置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究非洲的地理奥秘。
三、自主学习
(教师)接下来,请大家独立阅读教材第XX页至XX页,了解非洲的自然环境、人口、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非洲的自然环境、人口、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四、课堂探究
(教师)同学们,阅读完毕后,我们来探讨一下以下问题:
1.非洲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有哪些特点?
2.非洲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情况是怎样的?
3.非洲的主要人口分布特点是什么?
4.非洲的经济特征有哪些?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类型、人口分布、经济特征等问题。
五、课堂讲解
(教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逐一解答刚才提出的问题。
1.非洲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点:
非洲位于东半球,地跨赤道南北,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平均海拔较高。
2.非洲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情况:
非洲气候类型多样,主要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等。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的赤道地区,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沙漠气候则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地区。
3.非洲的主要人口分布特点:
非洲人口众多,主要集中在撒哈拉以南地区。非洲的人口分布受气候、地形、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4.非洲的经济特征:
非洲经济以农业为主,资源丰富,但经济结构单一,依赖出口。近年来,非洲经济发展迅速,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六、巩固练习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做一些练习题,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
1.非洲的地理位置在哪里?它有哪些地形特点?
2.非洲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哪些?它们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
3.非洲的人口分布特点是什么?
4.非洲的经济特征有哪些?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非洲的地理知识,了解了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类型、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