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说课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docx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说课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设计思路
本课以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为内容,以学生实际生活情境为背景,通过创设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分数乘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思路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数学建模、逻辑推理和数学应用的核心素养。通过解决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学生能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运用分数乘法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解决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乘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分数乘法方法解决问题。
例如,在解决“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分数形式的3/4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的问题时,学生需要理解如何将分数乘法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并能够正确计算3/4厘米乘以8厘米。
2.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法中“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转化为分数乘法问题。
-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时,能够灵活选择合适的策略。
例如,在解决“一个班级有40人,其中1/5是男生,求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的问题时,学生可能会遇到将“1/5”这个分数与班级总人数相乘的难点,以及如何从问题中提取关键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四、教学资源
-硬件资源:电子白板、计算机、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课程平台:班级微信群、学校教学资源库
-信息化资源:在线数学教育平台、数学教学视频资源
-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长方形模型)、计算器、学生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分数乘法问题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需要用到分数乘法的问题吗?”
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需要用到分数乘法的问题,如购物找零、分配食物等,让学生初步感受分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简短介绍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分数乘法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分数乘法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分数乘法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分数乘法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分数乘法案例进行分析,如工程量计算、食材配比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分数乘法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分数乘法相关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问题如何使用分数乘法来解决,并尝试找出最合适的解决策略。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分数乘法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问题的分析、解决策略和计算过程。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分数乘法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案例分析等。
强调分数乘法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分数乘法。
7.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
目标:巩固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分数乘法应用能力。
过程: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1)独立解决几个分数乘法问题,如计算商品折扣、分配食物等。
(2)思考并记录生活中可能用到分数乘法的场景,为下一节课的讨论做准备。
(3)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深入学习分数乘法做好准备。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分数乘法在几何中的应用:介绍分数乘法在计算几何图形面积、体积等中的应用,如计算长方形、三角形、圆柱的面积和体积。
-分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探讨分数乘法在烹饪、建筑设计、工程计算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分数乘法与其他数学概念的联系:分析分数乘法与比例、百分比、分数除法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和联系。
2.拓展建议:
-阅读相关数学书籍:推荐学生阅读《数学家的故事》、《数学之美》等书籍,了解数学家的研究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