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顺序控制法及顺序功能图.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第六章 顺序控制法及顺序功能图 第一节 顺序控制编程的初步认识 起保停电路的设计方法 设计方法 以转换为中心的设计方法 第二节 使用起保停电路的顺序控制梯形图设计方法 1、 单序列的编程方法 起保停电路仅仅使用与触点和线圈有关的指令。任何一种PLC的 指令系统都有这一类指令,因此这是一种通用的编程方法,可以 用于任意型号的PLC。 起保停电路设计的关键是找出它的起动条件和停止条件。根据 转换实现的基本规则,转换实现的条件是它的前级步为活动步, 并且满足相应的转换条件。 例:下图的波形图给出了某控制锅炉的鼓风机和引风机的要求。 按了起动按钮I0.0后,应先开引风机,延时12S后再开鼓风机。按 了停止按钮I0.1后,应先停鼓风机,10S后再停引风机。 图补6-1某锅炉的鼓风机和引风机控制要求与功能图 2-15 图补6-2 鼓风机与引风机的顺序功能图和梯形图 用起保停电路编程 其中Q0.0为连续输出 若干步均为1状态,也可以用置位、复 位指令来控制。 图补6-3 鼓风机与引风机的顺序功能图 一、 顺序控制设计法 顺序控制---按照生产工艺预先规定的顺序,在各个输入信号的作 用下,根据内部状态和时间的顺序,在生产过程中各个执行机构 自动地有秩序地进行操作。使用顺序控制设计法时首先根据系统 的工艺过程,画出顺序功能图,然后根据顺序功能图设计出梯形 图。 顺序功能图---描述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功能和特性的一种图形。主要由步、有向连线、转换、转换条件和动作组成。 二、顺序功能图的主要概念 1、步的基本概念 顺序控制设计方法最基本的思想是将系统的一个工作周期划分为 若干个顺序相连的阶段,这些阶段称为步。并有M来代表各步。 顺序控制设计法用转换条件控制代表各步的编程元件,让它们的状态按一定的顺序变化,然后用代表各步的编程元件去控制PLC的各输出位。 第三节 顺序功能图的主要概念、基本类型及编程 图补6-4 波形图 图补8-5 顺序功能图 2.初始步 与系统的初始状态相对应的的步称的为初始步,初始状态一般是系统等待起动命令的相对静止的状态。初始步用双线方框表示,每一个顺序功能图至少应该有一个初始步。 3.与步对应的动作或命令 施控系统 控制系统可分为 被控系统 对被控系统,在某一步中要完成某些“动作”;对施控系统则在某一步中要向被控系统发出某些“命令”。为叙述方便,后统称“动作”。 图6-5 动作表示法 图补6-3 鼓风机与引风机的顺序功能图 存储型命令----指该步活动时,动作工作,该步不活动时,动作 继续工作。 非存储型命令----指该步活动时,动作工作,该步不活动时,动 作停止工作。 4.活动步 当系统正处于某一步所在的阶段,该步称为“活动步”。 步处于活动步时,对应的动作被执行,处于不活动步时,对应的非存储型动作被停止执行。 三、 有向连线与转换条件 有向连线 在顺序功能图中,随时间的推移和转换条件的实现,将会发生步的活动状态的进展,这种进展按有向连线规定的路线和方向进行。步的活动状态习惯的进展方向是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 2. 转换 转换将相邻两步分隔开。步的活动状态的进展是由转换的实现来完成的,并与控制过程的发展相对应。 3. 转换条件 使系统由当前步进入下一步的信号称为转换条件,转换条件可以是外部的输入信号,也可以是PLC内部产生的信号。转换条件还可能是若干个信号的与、或、非逻辑组合。 使用规则: (1)步与步不能直接相连,必须用转移分开; (2)转移与转移不能直接相连,必须用步分开; (3)步与转移、转移与步之间的连线采用有向线段, 画功能图的顺序一般是从上向下或从左到右,正常顺 序时可以省略箭头,否则必须加箭头。 (4)一个功能图至少应有一个初始步。 四、 顺序功能图的基本结构 1.单序列 由一系列的相继激活的步组 成,每一步的后面仅有一个转换, 每一个转换的后面只有一个步。 图6-6 a)单序列 2. 选择序列 选择序列的开始称为分支,转换符号 只能标在水平连线之下。 选择序列的结束称为合并,转换符号 只能标在水平连线之上。 一般只允许同时选择一个序列。 分支 转换条件,在水平线内侧 合并 3.并行序列 并行序列的开始称为分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