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顺序控制策略.ppt

发布:2017-11-12约2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顺序控制介绍 顺序控制 概述 按照生产工艺预先规定的顺序,各个执行机构自动地有秩序地进行操作。 例如:红绿灯、包装生产线等。 顺序控制特点:整个控制过程可划分为几个工步,每个工步按顺序轮流工作,而且任何时候都只有一个工步在工作。 顺序控制 分类一:时间顺序控制 时间顺序控制是指以执行时间为依据,每个设备的运行与停止都与时间有关。 例如信号灯、设备启动或者关闭过程等 三要素:转移条件、转移目标和工作任务 三分类:时间型、逻辑型和条件顺序型 顺序控制 特点:各设备运行时间是事先已确定的, 一旦顺序执行,将按预定的时间执行操作指令 时间为条件 顺序控制 分类二:逻辑顺序控制 逻辑顺序控制是指按照逻辑先后顺序执行操作指令,与执行时间无严格关系。 这类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过程的控制中应用较多。 例如化学反应、酒勾兑、混料等 条件:液位 顺序控制 分类三:条件顺序控制 以执行操作指令的条件是否满足为依据,当条件满足时,相应的操作就被执行,不满足时,将执行另外的操作。典型的例子是电梯控制系统、仓储管理等。   电梯在乘客层上:下降   电梯在乘客层下:上升 1、采用继电器组成的逻辑控制系统 控制功能全部由硬件完成,即采用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延时断开/延时闭合触点等可动触点和普通继电器、时间继电器、接触器等执行装置完成所需的顺序逻辑功能。 例如,电动机的开停控制等。 顺序控制的实现方法 2、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的逻辑控制系统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在计算机技术的促进下得以发展起来的新一代顺序逻辑控制装置。与上述的组成方法不同、它用软件完成顺序逻辑功能、用计算机来执行操作指令、实施操作。 顺序控制的实现方法 3、采用计算机组成的顺序逻辑控制系统。   该系统通常应用于集散控制系统或工控机中,可实现逻辑控制功能,适合于大型系统。 像CNC系统。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工业控制领域的主流控制装置。 (1)工业生产流水线 在机械电子等制造工业中,产品采用流水线的工作方式按先后次序进行,在这类工业生产过程中,部分控制操作是按时间的次序进行的.大部分控制操作是按逻辑顺序进行的。这类顺序控制系统的应用十分广泛. 例如数控机床、柔性制造系统、物料输送系统、生产流水线等。 (2)安全生产监控系统 在石油化工、核电、冶金等工业领域.由于工作环境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核辐射等特点,因此,必须对操作的过程参数进行控制,一旦它们偏离规定的范围,就会发生事故.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在这些工业生产过程中,要设置控制系统用于防止事故的发生。 (3)家电产品 在家电产品中,顺序控制系统也有较广泛的应用。洗衣机的顺序控制、冰箱的温度控制、空调系统等顺序逻辑控制系统是较常见的应用例子。总之,在这一领域、顺序控制系统还刚开始进入应用,有很大发展。 应用 顺序控制--PLC 顺序控制设计法的设计步骤: 步的划分 转换条件的确定 功能表图的绘制 梯形图的编制 顺序控制设计法的设计步骤 要求:小车在初始位置时(SQ1),若按下起动按钮,小车图示方向顺序运动一个循环后自动返回并停在初始位置。 1、步的划分: 将整个工作过程分成若干阶段,阶段=步。 步是根据PLC的输出量是否发生变化进行划分的。 顺序控制设计法的设计步骤 输出 步 KM1 KM2 停止 - - 回到SQ1处 步1 + - 从SQ1处右行 步2 - + 从SQ2处左行 步3 + - 从SQ3处右行 2、转换条件的确定 : 转换条件:从上一工步向下一工步转换时应该满足的条件。 转换条件通常是PLC的输入信号、定时器和计数器的触点信号,可以是单一信号,也可以是几个信号的与、或的结果。 顺序控制设计法的设计步骤 输出 步 KM1 KM2 条件 停止 - - SQ1 步1 + - SB1 步2 - + SQ2 步3 + - SQ3 3、功能表图的绘制: 功能表图:描述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功能和特性的一种图形。 功能表图的组成要素: 步 动作 有向连线 转换和转换条件 顺序控制设计法的设计步骤 功能表图的绘制 转换条件和动作的绘制: 输出 步 KM1 KM2 条件 停止 - - SQ1 步1 + - SB1 步2 - + SQ2 步3 + - SQ3 功能表图的绘制 3)初始条件的确定: 输出 步 KM1 KM2 条件 停止 - - SQ1 步1 + - SB1 步2 - + SQ2 步3 + - SQ3 梯形图的绘制 画出步的转换梯形图 画出每步动作 梯形图的绘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