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2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节化学键与化学反应-教案-.doc
第2章化学反响与能量第1节化学键与化学反响
【教材分析】
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原子可结合成分子、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可以变成离子、离子可结合成物质、但不知道原子是怎样结合成分子的,离子是怎样结合成物质的;道化学反响过程中会发生物质的变化,但不知道变化的实质。燃烧是化学变化,物质燃烧要释放能量,但不知道化学反响中为什么会伴随能量变化。化学键概念的建立为学生从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构成和化学反响翻开了一扇窗,而深入研究和利用化学反响又是认识化学反响实质的根底。本节教材以“化学键〞为桥梁,引导学生从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两个角度认识化学反响,为后面研究化学反响的利用奠定根底。
【课时方案】3课时
第1课时:化学键与化学反响中的物质变化
第2课时:化学键与物质结构
第3课时:化学键与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
【知识框架】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①了解化学键的含义,认识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过程与形成条件;
②了解化学键类型与物质构成的关系,以某一化学反响为背景,学习化学键,从而更好的认识物质构成和化学反响的本质;
③通过了解化学反响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实质,使学生初步学会如何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响。
2.能力方法目标:
结合对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的教学,用讨论、猜测、比照的方法理解化学键类型、化学键与物质构成及能量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比拟、归纳推理能力以及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分子、原子的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学好问,勇于探索的优秀品质。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认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高能清洁能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及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方法】
讨论法、猜测法、探究法、分析推理法、比照归纳等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的含义和对化学反响的理解。
【教学媒介】
多媒体教学课件〔含图片资料〕
【教学程序】
第1课时:化学键与化学反响中的物质变化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
自学习化学以来,以接触过许多化学反响,而且在分析这些化学反响时,主要是考虑参与反响的物质通过反响生成了什么物质。其实在化学反响中,不仅有物质变化,还伴随能量变化。利用化学反响,有时为了制取物质,有时利用释放能量。本节课
我们将要探究化学键与化学反响中物质的变化。
【板书】第1节化学键与化学反响
【播放幻灯片】展示化学反响的应用、木炭燃烧、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等图片,引领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提问】
1.化学反响中为什么会发生物质变化?化学反响中的最小微粒是什么?
2.水分子是如何分解生成氢气与氧气的?
3.为什么碳与氧气反响需要先加热?
4.初中化学中曾经讨论过的化学反响的实质是什么?
结合提问,展示幻灯片〔〕,引导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答复以下问题。
由此,导出化学键的概念及化学反响化学反响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
⑴聆听、思考;
⑵观看教材图片、思考;
⑶观看水分子是如何分解生成氢气与氧气“微观世界〞媒体动画。分组交流、讨论由小组长记录并排同学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⑷答复以下问题。
⑴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观察熟悉的几个化学反响来引发对化学反响的新思考。让学生了解到化学反响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还有能量的变化;初步认识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
⑵通过观看教材图片及师生的交流研讨,以水的电解为例,导出本节课核心的知识-化学键的概念,并让学生明确这种相邻的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必须是强烈的。
⑶引导学生从宏观到微观认识化学反响,理解化学反响的本质不仅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还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
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响与物质变化、能量变化的关系,还要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播放幻灯片9至18】引导学生观看教材33页图2-1-7图片,并结合幻灯片从微观的角度通过探究HCl、NaCl的形成,导出化学键的主要类型有HCl、NaCl的形成与离子键等。
【知识拓展】HCl、NaCl的形成过程可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还可分为极性和非极性两个类型。
【交流·研讨】〔播放幻灯片19.20〕
共价键、离子键的形成原因是什么?组成微粒是什么?成键本质是什么?哪些元素的原子之间可能形成共价键、离子键〔成键条件〕?
【课堂总结】
列表归纳对照比拟共价键、离子键,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比拟:
1.???成键微粒;
2.???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3.???成键元素〔成键条件〕;
4.???成键原因。
【作业布置38页】
⑸观看、思考,分析。
⑹交流、答复以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