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450.3-2010 无公害食品 凡纳滨对虾养殖技术规范 第3部分:苗种培育及养成技术 .docx
ICS60.150
B51
备案号:
山
东省地
DB37
方标准
DB37/T450.3—2010
代替DB37/T450.3—2004
无公害食品凡纳滨对虾养殖技术规范第3部分:苗种培育及养成技术
2010-02-24发布2010-05-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37/T450.3—2010
前言
本部分是对DB37/T450.3-2004《无公害食品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规范》的修订。本部分与DB37/T450.3-2004相比较主要变化为: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添加“GB/T18406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GB/T
18407.4-2001”改为“GB/T18407”;“NY/T5059-2001”改为“NY/T5059”;
——本部分题目《无公害食品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规范》修改为《无公害食品凡纳滨对虾养殖技术规范》;
——在3.3.1条中删除“自然海捕或专门人工养殖培育的亲虾”;
——在3.3.2.1条中“以10尾/m2左右为宜”改为“8~12尾/m2”;——在3.3.2.2条中“光照50LX~100LX”改为“501x~1001x”;
——在3.4.1条中“仔虾培育密度以(10~20)×10?尾/m3为宜”改为“10×10?尾/m3为宜”;
——在3.4.3条改为“蚤状幼体投喂植物性饵料和动、植物混合饵料,糠虾幼体期、仔虾以活体动物饵料和微颗粒配合饵料为主。植物性饵料为金藻和硅藻的混合单胞藻,培育水体保持15×10?细胞/mL~25×10?细胞/mL;动物性饵料为轮虫、卤虫,每天投喂量为轮虫3个/mL~5个/mL、卤虫无节幼体0.1个/mL~0.5个/mL;适口的微颗粒配合饵料投喂量为幼体重的5%~15%。选
用配合饲料应符合NY5072的要求”;
——在4.3.2.5条中“土池可按20KW/ha~30KW/ha”改为“15kw/ha~20kw/ha”;
——在4.5.3条中“以(6~15)×10?尾/ha为宜;高密度精养池塘,以(50~80)×10?尾/ha为宜”改为“10×10?~20×10?尾/ha;高密度精养池塘,50×10?~80×10?尾/ha”;
——在4.6.2.2条中“常规配合饵料日投喂率”改为“常规配合饵料每天投喂率”及以后出现的“每日”“日投饵”等均改为“每天”;
——在5.2.2条中“总养成水体的三分之一以上”改为“总养成水体的1/3以上”;——添加第9条“产品质量符合GB/T18406的要求”。
本部分为DB37/T450-2010的第3部分。本部分由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
本部分由山东省渔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修订单位: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
本部分修订人员:王志刚、孙福新、胡凡光、聂爱宏、吴志宏。
1
DB37/T450.3—2010
无公害食品凡纳滨对虾养殖技术规范第3部分:苗种培育及养成技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凡纳滨对虾(Penaeusvannamei)海水苗种培育、海水池塘养殖技术、淡水池塘养殖技术、地下卤水兑淡水池塘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凡纳滨对虾的苗种培育和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GB/T18406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
GB/T18407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5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T5059无公害食品对虾养殖技术规范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苗种培育
3.1培育用水
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要求,培育水质应符合NY5052的要求。用水应经沉淀、过滤等处理后使用。
3.2培育池
面积10m2~50m2,池深1.5m~2m,排灌、控温、增氧、控光设施齐备。
3.3亲虾
3.3.1亲虾选择
严格按照亲虾质量要求进行挑选和病毒检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