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食用菌中松茸醇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编制说明.pdf

发布:2025-03-21约3.87万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食用菌中松茸醇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项目来源:《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办公厅关于下达2023年度

供销合作社归口标准体系与行业品牌建设项目计划的通知》(供销厅

科社〔2023〕60号),计划编号为2023GH-ZD-31。

(二)起草单位、协作单位

起草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

协作单位: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研究院、西南林业大学、云南

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玉溪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心、曲靖市

检验检测认证院、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云南云菌科技(集团)有限公

司等。

(三)主要起草人及任务分工

表1主要起草人及任务分工

姓名性别职务/职称工作单位任务分工

(四)主要起草过程

1、成立起草小组

项目成立后,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牵头,

选派专业人员组成标准起草小组,并按标准内容制定工作计划。

2、收集资料及调研

松茸醇又名1-辛烯-3-醇(1-octen-3-ol;3-octenol)、乙烯基戊基

甲醇(vinylpentylcarbinol)、1-乙烯基己醇(1-vinylhexanol)、蘑

菇醇(Mushroomalcohol),分子式CHO,结构式为

816

CH=CHCH(OH)CHCHCHCHCH,为脂肪族不饱和醇,外观为无

222223

色至淡黄色油状液体,具有蘑菇、薰衣草、玫瑰和干草香气。目前,

食用菌及各类植物中松茸醇的测定主要通过气相色谱(GC)、气相

[1-2]

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进行,然而多数测定是将松茸醇作为

[3-6]

众多香味成分之一进行非靶向扫描定性,未对其进行精准定量。

GC-MS在食品风味成分检测中应用最广泛,但存在灵敏度低、基线

漂移、共检出等问题;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因其高灵

敏度及分离能力使得其在痕量物质精准定量领域已逐渐取代GC-MS,

可选择反应监测模式(SRM)从而极大降低基质干扰的影响,但

GC-MS/MS设备昂贵,难以实现广泛应用,目前在风味物质分析中使

[7]

用也较少。

松茸醇相关检测标准情况,目前国家标准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1-辛烯-3-醇》(GB29976-2013),该标准作为食品添加

剂中松茸醇的检测依据,其适用范围为由丙烯醛和1-溴戊烷为原料制

[1]

得的食品添加剂1-辛烯-3-醇,标准中无样品前处理方法,且采用面

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基质复杂情况下无法实现样品的准确定量,因

此该标准不适用于食用菌类产品中松茸醇的准确检测。各单位在参考

使用过程中也容易引入较大的不确定度,不利于数据间的比较分析。

团体标准《食用菌中1-辛烯-3-醇(松茸醇)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

质谱法》(T/YNBX075-2023)规定了食用菌中1-辛烯-3-醇(松茸醇)

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适用于野生及栽培食用菌中1-辛烯

[2]

-3-醇(松茸醇)含量的测定,该方法需要精密的仪器和高度技术的

操作,费用较高,同时在质谱分析时易受到其他物质的干扰。

3、标准起草

2024年2月份底完成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并公开征求多方对标

准修订的意见,以确定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在参考国内外标准的基

础上,对食用菌中松茸醇的测定气相色谱法进行优化。开展方法重现

性、灵敏度、检出限、分离度、准确度、线性关系等技术内容的确定

研究。2024年3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