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课 安全在心上--平安出行 第一课时(说课稿)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docx
第8课安全在心上--平安出行第一课时(说课稿)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八课《安全在心上--平安出行》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了解出行时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学习基本的交通信号识别和遵守交通信号灯的方法。
3.掌握行人安全过马路的正确步骤。
4.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核心素养目标
1.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能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社会责任:引导学生理解遵守交通规则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培养其作为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感。
3.法律观念: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对于交通规则的制定和执行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尊重和遵守法律的意识。
4.合作与沟通: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在出行中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包括交通信号灯的识别和遵守。
②培养学生安全过马路的正确步骤,如“一站二看三通过”。
③引导学生理解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教学难点
①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践。
②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交通违规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遵守规则的自觉性。
③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交通规则,形成长期的安全出行习惯。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交通规则和安全知识,让学生系统了解出行安全的重要性。
2.情境模拟法:通过模拟交通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交通规则,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出行经验,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遵守交通规则。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使用PPT展示交通规则和安全知识,增强视觉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软件:利用教学软件进行互动问答,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3.视频资料:播放交通安全教育视频,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以学生在校门口看到的交通情况为导入,询问学生上下学途中的交通规则遵守情况,引发学生对交通安全的关注。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在上下学的路上都看到了什么?有没有发现大家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来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讲授新知(20分钟)
首先,通过PPT展示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和行人安全过马路的步骤,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交通规则。接着,详细讲解每个交通标志的含义和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遵守交通信号灯。最后,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违反交通规则的严重后果。
①介绍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志,解释它们的作用和意义。
②讲解行人安全过马路的正确步骤,“一站二看三通过”。
③通过真实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3.巩固练习(1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模拟上下学的场景,讨论如何遵守交通规则,确保安全出行。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之后,通过抢答问答的形式,检验学生对交通规则的理解和记忆。
4.课堂小结(5分钟)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复习交通规则,并记录自己在上下学途中看到的遵守或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下节课分享。教师布置作业:“同学们,请你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复习我们今天学习的交通规则,并记录一下上下学的路上,你看到的其他人是如何遵守或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小学生交通安全手册》:提供一本交通安全手册,让学生在课后阅读,了解更多交通安全知识和案例。
-《交通安全漫画集》:提供一本交通安全主题的漫画集,通过漫画形式生动形象地传达交通安全知识。
-《交通规则小故事》:收集一些关于交通规则的短小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观看交通安全教育视频:鼓励学生在家长指导下观看交通安全教育视频,了解交通规则和安全知识。
-参与社区交通安全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区组织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如交通安全宣传周、交通安全知识竞赛等。
-制作交通安全手抄报:布置学生制作交通安全手抄报,通过收集资料、整理信息、设计布局的过程,加深对交通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调查家庭成员交通行为:鼓励学生调查家庭成员的日常交通行为,了解家庭成员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记录身边的交通安全现象:鼓励学生记录身边的交通安全现象,包括遵守交通规则的正面案例和违反交通规则的负面案例,分析其原因和后果。
-设计交通安全宣传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