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资料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doc
第三章现代自由贸易理论
1.简述现代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经济迅速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不断加深,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发出了挑战,新的国际贸易实践的新现象无法用传统的贸易理论来解释,甚至与传统贸易理论相左。
2.什么是重叠需求?简述重叠需求理论的内容?
两国之间的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相同称为重叠需求。
两国人均收入水平相近,则需求结构相似,需求重叠部分就越大;反之,如果两国的收入水平相差很大,则他们的需求结构也必然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3.什么是规模经济?规模内部经济对国际贸易有何影响?
规模经济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两种生产要素按同样的比例增加使产量的增加大于生产规模的扩大。
在存在内部规模经济的行业中,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刺激里有关部门和企业对规模经济的追求,导致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使产品的成本不断降低,进而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减少其它企业进入,最终形成不完全竞争。
4.简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内容?
产品生命周期简称PLC,指企业的产品从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全过程。它包括导入、成长、成熟、衰退和衰亡五个阶段。
5.简述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的国际贸易。
产品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即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
在新产品阶段需求量少,需求主要来自本国,基本上没有出口,由于技术投入大,这一时期的产品主要为技术密集型产品,
在成熟产品阶段技术开始标准化,产品也比较成熟,市场迅速扩张,生产规模急剧扩大,从而要求资本投入比较多,这一时期产品以资本密集型为主。
标准化产品阶段生产技术开始老化,技术垄断优势也已经全部丧失,发达国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技术,发达国家的这种新兴工业品产业开始衰退,产品生命周期结束。
6.用需求相似理论解释当代中国国际贸易格局。
一国产品的出口建立在国内基本需求的基础上
重叠需求是两国开展国际贸易的基础
一国需求偏好取决于该国的平均收入水平
(围绕三点阐述,说明中国的贸易情况偏离了需求相似偏好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