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0月传染病及食源性疾病培训后测试题试题(附答案).docx
(最新)10月传染病及食源性疾病培训后测试题试题(附答案)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以下哪种传染病属于甲类传染病?()
A.艾滋病
B.霍乱
C.狂犬病
D.流行性感冒
答案:B。解析: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艾滋病属于乙类传染病,狂犬病属于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属于丙类传染病。
2.下列哪种食物最容易受到黄曲霉毒素污染?()
A.苹果
B.大米
C.牛奶
D.鸡肉
答案:B。解析:黄曲霉毒素易污染粮油及其制品,如花生、玉米、大米等。苹果、牛奶、鸡肉相对来说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几率较小。
3.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不包括()
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接触传播
D.血液传播
答案:D。解析: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一般不会通过血液传播。
4.感染诺如病毒后,最常见的症状是()
A.发热
B.腹痛、腹泻、呕吐
C.咳嗽、咳痰
D.皮疹
答案:B。解析:诺如病毒感染的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也可伴有发热、头痛、肌痛等。咳嗽、咳痰一般是呼吸道疾病症状,皮疹不是诺如病毒感染常见症状。
5.下列哪种消毒剂能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
A.75%乙醇
B.氯己定
C.季铵盐类消毒剂
D.新洁尔灭
答案:A。解析: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能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新冠病毒,季铵盐类消毒剂和新洁尔灭对新冠病毒的消毒效果不佳。
6.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中,对患者呕吐物、排泄物等标本进行检测时,首先应检测的病原体是()
A.细菌
B.病毒
C.寄生虫
D.真菌
答案:A。解析:在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中,细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最常见的病原体,所以首先应检测细菌。
7.流行性腮腺炎的隔离期为()
A.腮腺肿大前5天至肿大后5天
B.腮腺肿大前7天至肿大后7天
C.腮腺肿大前1天至消肿后3天
D.腮腺肿大前3天至消肿后5天
答案:C。解析: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应隔离至腮腺肿大前1天至消肿后3天。
8.下列哪种食物在食用前必须彻底煮熟煮透?()
A.西红柿
B.黄瓜
C.四季豆
D.生菜
答案:C。解析:四季豆中含有皂素、血球凝集素等有毒物质,必须彻底煮熟煮透才能破坏这些毒素,否则容易引起食物中毒。西红柿、黄瓜、生菜在洗净后可生食。
9.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措施是()
A.注射乙肝疫苗
B.注意个人卫生
C.避免与乙肝患者接触
D.加强体育锻炼
答案:A。解析: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措施,可刺激机体产生乙肝表面抗体,从而获得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乙肝患者接触、加强体育锻炼等也有助于预防乙肝,但不是最有效的措施。
10.以下关于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说法,错误的是()
A.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应在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B.对其他乙类、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C.医疗机构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时,应当在2小时内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D.个体开业医生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后,可自行处理,不用报告
答案:D。解析:个体开业医生也是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后,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报告,不能自行处理而不报。A、B、C选项的说法均正确。
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我国法定传染病分为____类____种。
答案:三;40。解析:我国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40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7种,丙类11种。
2.食源性疾病按致病因子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
答案: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病毒性食源性疾病;寄生虫性食源性疾病;化学性食源性疾病。解析:这是食源性疾病常见的分类方式,从致病因子的角度对食源性疾病进行划分。
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____、____、____。
答案:发热;干咳;乏力。解析:这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部分患者还可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
4.霍乱的典型症状为____、____、____。
答案:剧烈腹泻;呕吐;米泔水样便。解析:霍乱弧菌感染人体后,会引起肠道强烈反应,导致剧烈腹泻、呕吐,粪便呈米泔水样。
5.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包括____和____。
答案: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