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课件:财政乘数与经济均衡.pptx
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三版)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
公共部门宏观经济理论
财政乘数与经济均衡
重点问题
年度预算平衡论、周期预算平衡论和功能财政论的主要理论观点
无政府预算条件下国民收入均衡水平的决定
有政府预算条件下国民收入均衡水平的决定
财政乘数的概念、构成及其对国民收入均衡水平的影响
15.1政府预算行为准则理论的演变
15.1.1年度预算平衡论
政府对私人经济部门发行公债会延缓后者的发展。
政府支出是非生产性的,政府的赤字支出会造成巨大的浪费。
政府的赤字支出必然导致通货膨胀。
年度预算平衡是控制政府支出增长的有效手段。
古典学派的济学家主张年度预算平衡的基本观点:
15.1政府预算行为准则理论的演变
15.1.2周期预算平衡论
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应该减少税收,增加支出,有意识地使预算产生一个赤字。
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应该增加税收,紧缩开支,有意识地使预算产生一个盈余。
在上述情况下,政府财政将发挥其反经济周期乃至“熨平”经济周期的巨大威力。
周期预算平衡论主张政府财政发挥反经济周期的作用,同时也实现预算平衡。
15.1政府预算行为准则理论的演变
15.1.2周期预算平衡论
图15—1周期预算平衡论
15.1政府预算行为准则理论的演变
15.1.3功能财政论
无论是年度的还是周期的,平衡预算只具有第二位的重要性。政府财政的基本功能是稳定经济,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政府预算的首要目的是提供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即经济平衡不是预算平衡,不应为达到预算平衡置经济平衡于不顾。
如果为达到经济稳定的目的,必须长期坚持盈余或大量举债,那就不应有任何犹豫。
勒纳功能财政论的基本观点:
15.2无政府预算条件下国民收入的决定
15.2.1相关概念
1.国民收入
2.流量与存量
3.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
4.个人可支配收入
5.边际消费倾向
6.边际储蓄倾向
税收
的特点
15.2无政府预算条件下国民收入的决定
15.2.2二元经济下的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图15—2二元经济下的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支付生产要素报酬
购买最终产品和服务
(A)
厂商
家庭
15.2无政府预算条件下国民收入的决定
15.2.2二元经济下的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图15—2二元经济下的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支付生产要素报酬
购买最终产品和服务
厂商
家庭
金融机构
投资
储蓄
(B)
15.2无政府预算条件下国民收入的决定
15.2.3二元经济下国民收入的决定
图15—3
无政府预算条件下国民收入的决定
总需求角度的国民收入均衡:
国民收入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
=消费+投资
总供给角度的国民收入均衡:
国民收入
=各种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
=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的总和
=工资+利息+地租+利润
=消费+储蓄
15.3有政府预算条件下国民收入的决定
15.3.1三元经济下的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图15—4三元经济下的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15.3有政府预算条件下国民收入的决定
15.3.2三元经济下国民收入的决定
图15—5
有政府预算条件下国民收入的决定
总需求角度的国民收入均衡:
国民收入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总供给角度的国民收入均衡:
国民收入
=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政府的供给
=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政府税收
=消费+储蓄+政府税收
15.4财政乘数与国民收入的均衡水平
15.4.1政府支出乘数
图15—6政府支出增加所带来的乘数过程
15.4财政乘数与国民收入的均衡水平
15.4.2政府税收乘数
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的政府税收的变动量之间的比率是政府税收的乘数,该乘数恰恰比支出乘数小1(方向相反)。政府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的力量。增加政府税收可以压缩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相反,减少政府税收可以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减少或增加的规模取决于该乘数的大小。
15.4财政乘数与国民收入的均衡水平
15.4.3平衡预算乘数
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同时等额变动量之间的比率,就是平衡预算的“乘数”,乘数的数值永远是1。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同时等量增加,对国民收入仍有扩张作用,其扩张的规模就是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增加量;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同时等量减少,对国民收入仍有收缩作用,其收缩的规模就是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减少量,此即为“平衡预算乘数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