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课件: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pptx

发布:2024-12-02约1.76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三版)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

政府间财政关系理论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概念和特点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理论依据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种类

重点问题

18.1政府间转移支付概述

18.1.1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含义

政府间转移支付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彼此之间在既定的职责范围、支出责任和税收划分框架下所进行的财政资金的相互转移。它包括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各项补助、下级政府向上级政府的上解收入、共享税的分配以及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的补助等。

18.1政府间转移支付概述

18.1.2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特点

1.政府间转移支付的范围只限于政府之间。

2.政府间转移支付是无偿的支出。

3.政府间转移支付并非政府的最终支出。

18.2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理论依据

18.2.1地方性公共物品的外溢性与政府间转移支付

地方政府提供地方性公共物品的受益范围几乎不可能恰好被限定在地方政府的辖区之内。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在外部效应存在和成本自担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其提供公共物品时所采取的策略便容易产生某种程度的扭曲和偏差。

只有中央政府才能够采取和运用相应的干预措施来矫正地方政府决策中的扭曲现象。

18.2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理论依据

18.2.2纵向和横向的财政失衡与政府间转移支付

纵向财政失衡

横向财政失衡

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程度差异也会在财政上得以体现,落后地区却可能比发达地区更需要大量的基础性设施等方面的投资,这便是横向财政失衡问题。

是针对多级财政体制中,上下级政府间财政收支差异的状况而言的。当某一级政府面临着财政赤字,而其他级次政府财政却出现盈余时,这就意味着纵向财政失衡问题的存在。

纵向与横向财政失衡问题的解决,均需要政府间转移支付

18.2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理论依据

18.2.3税收分割不足与政府间转移支付

政府间转移支付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从技术手段上讲,单纯的税收分割方式都难以使税收在各级政府之间的划分达到恰当和合理的地步,难以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完美结合。

18.3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种类

以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是否定向为标准,可以将政府间转移支付分为选择性拨款和一般性拨款;以是否要求下级政府提供配套资金为标准,可以将政府间转移支付划分为配套性拨款和非配套拨款。

18.3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种类

18.3.1选择性拨款

也可称为有条件拨款或专项拨款,是指一种具有明确的资金用途规定,即附有关于资金使用的附加条件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形式,它体现着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定向支援或者委托下级政府办理某项公共服务供给的意图。

选择性拨款的定义

18.3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种类

18.3.2一般性拨款

一般性拨款也可以称为无条件拨款或非专项拨款,是一种不带使用条件或没有指定资金用途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形式,其作用是重点解决下级政府的财政收入与责任不对称的问题。

一般性拨款的定义

18.3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种类

18.3.3配套性拨款

配套性拨款也可以称为对称拨款,是因在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实施转移支付时,同时也要求下级政府拿出相应的配套资金而得名的。

配套性拨款

18.3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种类

18.3.4非配套拨款

非配套拨款也可以称为非对称拨款,是指在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实施转移支付时,并不要求下级政府拿出配套资金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形式。

非配套拨款减轻了下级政府在使用上级政府转移支付资金时的财力负担。

非配套拨款

关键术语

转移支付政府间转移支付纵向财政失衡横向财政失衡

政府间横向转移支付政府间纵向转移支付

选择性拨款一般性拨款配套性拨款非配套拨款

1.何谓政府间转移支付?政府间转移支付有哪些特点?

2.为什么要实行政府间转移支付?

3.政府间转移支付包括哪些种类?每种形式具有什么样的含义?

复习思考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