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配套课件: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4篇 第14章 14.1 公债的一般理论观点 14.1.1 负债有害论 1.政府举债必使民间生产资金移充财政用途,妨碍工商业的发展。 2.用公债来弥补政府公共收支的赤字,会使政府形成一种不负责任的开支风气。 3.政府在公债上须作两度的支付,一次付息,一次还本,颇为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 4.公债的发行会引起市场利率上涨,阻碍生产规模的扩大。 5.公债的大量增长会造成国力的衰弱。 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反对公债发行的论点 第4篇 第14章 14.1 公债的一般理论观点 14.1.2 公债新哲学论 1.以公债支持赤字财政的实行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扩大社会需求,从而消除经济危机和失业。 2.公债是经济危机时期刺激经济增长的必需条件,公债的利与弊应当从刺激经济增长的角度去考察、评价。 3.公债具有生产性,它可以促使物质财富的增加。 4.公债的还本付息非但不会增加下一代的负担,而且还可以通过促使更大数量资本形成和消费的增加,为下一代增加可以继承的遗产。 5.公债可以作为政府调节、干预经济的重要杠杆,其作用不仅在于吸收通货膨胀时期的剩余购买力,增加经济衰退时期的需求,以稳定经济,还在于通过公债利率的恰当确定,引导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公债新哲学论或公债新理论的主要观点 第4篇 第14章 14.1 公债的一般理论观点 14.1.3 李嘉图等价定理及其引申发展 李嘉图等价定理:人们手中的政府债券只能通过包括其本身在内的所有纳税人将来缴纳的税收来偿还,这样,政府债券就不应该被视做总财富的一部分,同时,举债和课税对人们经济行为的影响相同,特别是对人们消费行为的影响相同。 第4篇 第14章 14.2 公债的种类、发行及还本付息 14.2.1 公债的种类 国内公债与国外公债 短期公债、中期公债与长期公债 国家公债与地方公债 1.按发行区域划分 2.按偿还期限划分 3.按举债主体划分 可转让公债与不可转让公债 强制公债、爱国公债与自由公债 4.按流通与否划分 5.按举债方法划分 第4篇 第14章 14.2 公债的种类、发行及还本付息 14.2.2 公债的发行 固定收益出售方式 公募拍卖方式 连续经销方式 直接推销方式 组合方式 发行方式 1)辛迪加财团包销 2)中央银行包销 1)价格拍卖 2)收益拍卖 3)竞争性出价 4)非竞争性出价 第4篇 第14章 14.2 公债的种类、发行及还本付息 14.2.2 公债的发行 公债的发行价格 平价发行 折价发行 溢价发行 是指政府债券按票面值出售,到期也按票面值还本。 是指政府公债以低于票面值的价格出售,到期仍按票面值还本。 是指政府债券以超过票面值的价格出售,到期则按票面价值还本。 第4篇 第14章 14.2 公债的种类、发行及还本付息 14.2.2 公债的发行 公债利率的确定因素 金融市场利率水平 政府信用状况 社会资金供给量 金融市场利率高,公债利率必须相应提高;金融市场利率低,公债利率可以相应降低。 政府信用良好,公债利率可以相应较低;政府信用不佳,公债利息只能较高。 社会资金供给量充足,公债利率可以相应下调;社会资金供给匮乏,公债利率便须相应上调。 第4篇 第14章 14.2 公债的种类、发行及还本付息 14.2.3 公债的还本付息 分期逐步偿还法;抽签轮次偿还法;到期一次偿还法;市场购销偿还法;以新替旧偿还法 按期分次支付法 到期一次支付法 还本付息 公债的还本方式 公债的付息方式 第4篇 第14章 14.3 公债管理的经济效应 14.3.1 公债管理的流动性效应 公债管理的流动性效应,是指在公债管理中通过调整公债的流动性程度,来影响整个社会的流动性状况,从而对经济产生扩张性或紧缩性的影响。为此,可以选择相机决定公债发行期限种类的策略和相机进行长短期公债调换的策略。 第4篇 第14章 14.3 公债管理的经济效应 14.3.2 公债管理的利息率效应 公债管理的利息率效应,是指在公债管理中通过调整公债的发行利率或实际利率水平,来影响金融市场利率的升降,从而对经济施加扩张性或紧缩性的影响。为此,可以选择相机决定公债发行利率的策略和相机调整公债实际利率水平的策略。 第4篇 第14章 14.4 公债管理 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14.4.1 公债管理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同一性 同一性 公债管理同财政政策的关系 公债管理同货币政策的关系 第4篇 第14章 14.4 公债管理 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14.4.2 公债管理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差异性 公债管理既不能直接使公共支出和税收的规模及相关流量发生变化,也不能直接使货币供给量发生变化。 公债管理固然在总体目标上须服从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本要求,但直接目标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却不乏矛盾之处。 公债管理的操作主要是通过设计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