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共23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发布:2025-05-10约2.47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

春秋篇孔子问道于老子

任务一:名片设计要求:1、准确2、简洁(在书本上勾画相关内容)

时期籍贯地位思想主张政治主张重要著作任务一:名片设计老子春秋后期楚国道家学派创始人2、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1、顺应自然主张“无为而治”《道德经》(《老子》)

《塞翁失马》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福祸相互转化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的。辨证法思想

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政治主张:主张“无为而治”

孔子出生明志教学从政周游修订逝世前551年前479年(73岁)15岁37—50岁51岁55—68岁68岁悲苦的少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一生失意的政治家治学严谨的教育家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出身下层贵族,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时期籍贯核心思想政治主张教育主张地位代表著作任务一:名片设计孔子春秋后期鲁国儒家学派创始人1、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2、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仁”(提出仁者爱人)反对苛政,实行德政《论语》(弟子整理)

材料1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子路问道说:“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以前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政治上:实行德政,反对苛政思考:以下材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

●孔子的主张为什么不被君主采纳?诸侯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孔子的主张是什么?材料2《论语》记载:“孔子对学生不分贫富贵贱,比较贫寒的学生只要交得起十条干肉就可以接受教育。”引导探究

材料二孔子有两个学生,一个叫子路,一个叫冉有。一天,子路请教孔子,“听见了应当做的事,是不是马上就去做?”孔子回答说:“你有父亲、哥哥在,应当让他们先做”。又一天,冉有问孔子,“听见了应当做的事,是不是马上就去做?”孔子回答说:“对,应当马上就去做。”学生们觉得奇怪,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老师回答得不一样呢?就去问老师,孔子笑呵呵地说:“冉有,平时碰到事情老是退退缩缩,所以我鼓励他勇敢地去做,而子路太喜欢胜过别人,所以我要他退后一点。”因材施教孔子的主张是什么?引导探究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社会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面对动荡的局势,各国君主都想兼并对方,所以礼贤下士、延揽人才。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

学派人物主要思想墨家儒家道家法家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实行“礼治”主张“兼爱”“非攻”;选贤任能;提倡节俭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强调以法治国,梳理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孟子自主学习战国时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作品(提炼总结)5min

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相互抨击;同时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出现了思想文化和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百家争鸣之意义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情景探究】班级有一个男生因为自己忘记打扫责任区卫生,导致班级被级部批评。如果你是值日班长,运用“百家争鸣”中的思想,谈谈你如何处理这个男生?儒家:思想教育;道家:无为而治;墨家:爱心感化;法家:严格执法。

思考:假如你是意在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君主,最终会采纳哪派的主张?说说理由。法家,因为法家思想符合了统治者要控制政权、加强统治的政治要求。在诸侯争霸、战争不断、阶级矛盾尖锐的春秋战国时期,法家严峻刑法、中央集权的“法治”思想受到秦国的重视。法家的治国主张成为秦王赢政灭六国,建立专制体制的理论基础。儒:仁政道:无为而治墨:兼爱非攻法:以法治国

对待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就要采取批判的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为今所用。引导探究:如何看待和传承中国古代文化呢?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儒家,礼治)团结友爱(墨家,兼爱)主张和平,反对战争(墨家,非攻)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儒家,有教无类)依法治国(法家,法治)以不变应万变(道家,无为而治)当今的思想观点各派学说、主张古今连线

自强平等真实公正正义仁爱博爱自由公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