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等教育概论(第三版) 教案 第九章 高校数字化战略与行动.docx

发布:2025-05-06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章高校数字化战略与行动

课时:2学时(90分钟)

教学目标:

1.理解高校数字化的核心内涵与特征;

2.掌握高校数字化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3.能够结合案例设计高校数字化行动方案。

一、课程导入(10分钟)

活动:提问互动

提问:“疫情期间高校如何通过数字化技术保障教学科研?”

引导学生思考数字化对高等教育的变革性影响,引出本章主题。

二、核心内容讲解(60分钟)

1.高校数字化内涵与特征(20分钟)

定义:高校数字化是“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先进信息技术赋能高校人才培养、科研、服务等职能的系统性创新过程”。

关键要素:技术集成(如AI、大数据)、数据资源、师生主体性、开放生态。

特征:

创新性:驱动教学与科研范式变革(如虚拟实验室、数字人文研究);

系统性:需统筹文化、资源、平台、治理等要素(参考浙江大学“校园大脑”案例);

长期性:需持续适应技术演进与社会需求(如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

2.高校数字化战略框架(20分钟)

理论逻辑:

赋能逻辑:数字化提升教育效率(如个性化学习推荐、科研数据共享);

应变逻辑:应对高等教育质量、规模与成本的“三角难题”。

实践路径:

基础设施:建设5G校园网、云平台(如《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要求);

职能转型:分阶段推进教学、科研、管理等数字化(例:跨学科科研协同平台)。

3.高校数字化行动案例(20分钟)

国内案例:浙江大学“网上浙大”模式,整合数据资源、简化流程、构建五大数字空间;

国际趋势:OECD强调数字化改变科研传播方式(如开放获取出版)。

三、课堂活动设计(15分钟)

分组任务:

任务1: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某高校“教学数字化”实施方案(需涵盖目标、技术工具、预期挑战);

任务2:辩论“数字化是否会削弱高校师生主体性”,结合章节中“主体性”论述展开。

四、总结与作业(5分钟)

总结:强调数字化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需坚持“应用导向、数据驱动”。

作业:撰写500字反思报告,分析本校数字化建设的优势与不足。

教学资源推荐

文献:《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

案例库: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浙江大学数字化建设简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