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概论(第三版)课件 第六章 高校课程与教学.pptx
第六章高校课程与教学第一节高校课程第二节高校教学第三节高校课程与教学改革
第一节高校课程一、高校课程的内涵与特点(一)高校课程的内涵在西方,“课程”(curriculum)一词从拉丁语“currere”派生出来,意为“跑道、进程”,后来在教育术语中演变为“教育过程”或“学习进程”。1861年,“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思想家斯宾塞发表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
第一节高校课程一、高校课程的内涵与特点(一)高校课程的内涵1949年,美国“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在其经典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构建了课程研究的基本框架,提出课程发展由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举行课程评价四大步骤组成。
第一节高校课程一、高校课程的内涵与特点(一)高校课程的内涵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时期。唐代的孔颖达在为《诗经·小雅》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余”一句作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提到“宽则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
第一节高校课程一、高校课程的内涵与特点(一)高校课程的内涵总结起来,我们可以把对课程的理解大致归为三类:(1)课程即教学方案;(2)课程即具体科目;(3)课程即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
第一节高校课程一、高校课程的内涵与特点(二)高校课程的特点1.专业性高校课程组合基本上是以知识为导向,以学科为经纬,结合社会需要进行安排与组织的。这使得高校课程具有典型的专业性质。同时,专业性也是高校课程的本质属性。
第一节高校课程一、高校课程的内涵与特点(二)高校课程的特点2.前沿性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说,必须使课程内容始终处于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以保证大学培养人才的规格。从科学的角度来说,高等学校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要求大学课程的内容具有前沿性。
第一节高校课程一、高校课程的内涵与特点(二)高校课程的特点3.高深性高校课程是在中小学课程初等、中等课程基础上的高等教育课程,从其课程内容看,无论在深度或难度上都要高于基础教育课程,高校课程的高深性或高难性是高校课程区别于基础教育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
第一节高校课程一、高校课程的内涵与特点(二)高校课程的特点4.探究性高校课程不仅教给学生现有的知识,还要把科学发展的道路、人类探索的过程展现给学生;不仅给学生提供本学科正在解决或尚未解决的问题,还要给学生分析那些尚无定论的各学派的不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