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单元第2课时 认识100以内的数(2)(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数学(北京版2024).docx

发布:2025-05-05约3.19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00以数的认识

第1课时——认识100以内的数(2)

课程基本信息

学校

授课班级

学科

数学

授课教师

学期

课题

第1课时——认识100以内的数(2)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页主要引导学生认识100以内数的数位、理解数的组成、掌握数的读写规则,是在学生认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深入学习。

内容解析

通过观察图片、操作学具等活动,帮助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为后续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等知识奠定基础。教材借助数鸽子数量、用方块表示数、计数器表示数等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数的组成和读写方法,体会不同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情感目标

准确识别100以内数的数位,进一步理解个位和十位的意义;理解数的组成,清晰阐述一个数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规则,能正确读写出给定数字。

通过观察图片、操作学具等活动,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有效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实现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初步转变,增强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在探究过程中解决问题,深切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充分激发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逐步养成勇于挑战数学难题、主动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难点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核心素养

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规范;深入理解数的组成。

深入理解“满十进一”的计数原理,清晰区分不同数位上相同数字的不同含义。

在从具体实物(鸽子、方块)到抽象数字及概念的转化过程中,增强学生对数的大小、数量关系的直观感受和理解,提升数感,培养抽象思维能力,能提炼数学信息,构建数学模型。

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掌握了数数的方法,但对于数的组成、数位的意义以及数的读写规则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学生在理解“满十进一”的计数原理和区分不同数位上数字的含义时可能会遇到困难,需要借助具体的实物和直观的演示来帮助理解。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小方块学具、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引入

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围绕小方块做了很多有趣的活动,大家还记得吗?谁能说一说我们都做了些什么?

预设:上节课学习了数100以内的数,还知道了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数小方块,像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十个十个数。

提问:大家掌握得很不错!猜一猜,今天我们要用这些方块来做什么呢?

预:1:用方块表示更大的数。

预设2:用方块学习数的组成。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上节课内容,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新知探究

1.探究一:100以内数的组成

课件展示鸽子图片

提问:同学们,快来数一数有多少只鸽子呀?可以和身边的小伙伴说一说!

引导操作:摆一摆,用方块表示鸽子的数量。

预设:用2个十块和3个一块表示23。

引导思考:在数数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不同方法数出的结果一样;各种数数的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数数策略;2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23。

展示计数器

提问:同学们还记得怎样用计数器表示数吗?

预设:个位上有几颗珠子就表示有几个一,十位上有几颗珠子就表示有几个十,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让学生用计数器表示23,并说一说23的组成。

预设:在计数器十位上拨2颗珠子表示2个十,个位上拨3颗珠子表示3个一,23是由2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

提问:你还能用计数器表示45和80吗?并说一说它们的组成。

预:1:表示45时,在十位上拨4颗珠子,个位上拨5颗珠子,45是由4个十和5个一组成。

预设2:表示80时,在十位上拨8颗珠子,个位不拨珠子,80是由8个十组成。

【设计意图】通过数鸽子、摆方块、用计数器表示数等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数的组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2.探究二:100以内数的读写法

课件展示计数器表示23的画面

提问:这个数怎么写呢?又该怎么读?

预设:写作23,读作二十三

总结:从十位写起,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2,有3个一就在个位上写3;从十位读起,十位上是2就读二十,个位上是3就读三。

课件展示计数器表示45的画面

让学生尝试写出和读出这个数,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预设:写作45,读作四十五。

总结:从十位写起,有4个十就在十位上写4,有5个一就在个位上写5;从十位读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